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代献俘受俘仪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清代献俘受俘仪

清代征战胜利后出征将军将所获俘虏带至京城,献于皇帝,皇帝受俘时举行的仪式。《清史稿·礼志九》: “献俘受俘: 清初太祖、太宗以武功征服边陲,俘虏甚众,其时献受犹无定制也。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 讨平青海,俘至京,始定诹吉先献庙、社。俘白组系颈,行及太庙街门外北向立,承祭官朝服至,俘伏,仪同时飨。至社稷街亦如之。承祭官入坛致祭,仪同春、秋祈报。监俘者以俘出。翼日,帝御午门楼受俘,正中设御座,檐下张黄盖,卤簿陈阙门南北,仗马次之。辇辂陈金水桥南,驯象次之。王公百官咸集,解俘将校立金鼓外,俘后随。班位既序,帝御龙衮,乘舆出宫,至太和门,大乐铙吹,金鼓振作。登楼升座,赞 ‘进俘’,《丹陛大乐》作,奏《庆平章》。鸿胪寺官引将校入,北面立,赞 ‘行礼’,俘入匍伏。兵部官跪奏,平定某地所获俘囚,谨献阙下,请旨。制曰:‘所献俘交刑部’。刑部长官跪领旨讫,械系出。《丹陛大乐》作,王公百官行礼如常仪。若恩赦不诛,则宣旨释缚,俘叩首,将校引出。是日赐将校宴兵部,次日赐冠履银币有差。凡平定疆宇,受俘仪并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