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幼儿急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幼儿急疹又名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出疹性热病。本病传染性不强,可能是经飞沫传播。绝大多数为6个月至1岁的小儿,年长儿极少发病。症状表现:潜伏期8—15 日。起病急骤,体温突升至39—41℃,常有食欲差、恶心、呕吐、腹泻等。高热期间,少数可因高热出现惊厥。高热持续3—5日后体温骤然下降。在发热骤退后,出现皮疹,是本病特征之一。皮疹最初见于颈和躯干,1日内散布至全身,以躯干较多,面部及肘,膝以下则很少。1—2日皮疹完全退净。护理:给予充足水分和易消化的食物。高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服退热药,以免发生惊厥。 幼儿急疹you’er jizhen又名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出疹性热病。本病传染性不强,很可能是经飞沫传播。绝大多数为6个月至1岁的小儿,年长儿极少发病。症状表现:潜伏期8~15日。起病急骤,体温突升至39~41℃,伴烦躁、嗜睡、咳嗽等。常有食欲差、恶心、呕吐、腹泻。高热期间,大多数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少数可因高热引起惊厥,高热持续3~5日后体温骤然下降。在发热骤退后,出现皮疹,是本病特征之一。皮疹最初见于颈和躯干,1日内散布至全身,以躯干较多,面部及肘、膝以下则很少。1~2日皮疹完全退净。护理:病儿宜卧床休息。给予充足水分和易消化的食物。高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服退热药,以免发生惊厥。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热,高热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时全身皮肤出现小型玫瑰斑点或斑丘疹,1—2日内消退。应隔离,给予降温、镇静等治疗。预后良好。 幼儿急疹见“儿科学”中的“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人类疱疹病毒6型导致的发疹性热病,又称婴儿玫瑰疹。特点是持续高热3~5d,热退疹出。胎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25%,11个月为76%,5岁时90%。本病潜伏期平均10d,后体温达39~40℃,持续3~5d而骤降,热退后9~12h内出疹,一般2~3d消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