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应天府书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07 应天府书院原址位于河南商丘县城西北隅。原为宋名儒戚同文旧居。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应天府民曹诚建学舍150间,聚书授徒,讲习甚盛,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以商丘旧名睢阳,又称睢阳书院。晏殊知应天府时,曾延聘范仲淹来此执教,宋初兴学从此开始。 应天府书院古代著名书院之一。原址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故城遗址)。五代后晋时杨悫于此建私学,教授生徒。戚同文从学,后承师志,称“睢阳学舍”。太平兴国元年 (976年),戚同文去世,此学中断。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曹诚于同文旧址建学舍一百五十间,聚书一千五百卷,广招生徒,讲习甚盛。曹诚请以学舍入官,遂赐额“应天府书院”,命同文孙舜宾主之,以曹诚为助教。范仲淹曾于此苦读四年,终获大成。后又于居母丧期间,应晏殊之请,主掌教席,四方学者,辐辏而至。景祐二年(1035年),以书院为府学,给田十顷。靖康元年 (1126年),毁于兵火。明嘉靖十年(1531年),就社学改建,仍称“应天书院”。万历七年(1579年)废。清乾隆十六年(1748年),知府陈锡辂重修,不久又废弛。 应天府书院中国古代著名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县,又称睢阳书院。1009年曹诚在此建学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学生甚多,讲习甚盛。范仲淹初就学于此,后主讲于此。为宋代6大书院之一。 应天府书院宋初著名书院之一,亦名 “雎阳书院” 。位于河南商丘县西北隅。原为宋儒戚同文居家讲学之地,戚氏人称雎阳先生,故亦名雎阳书院。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应天府民曹诚出资兴学,广招生徒,聘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主持书院。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晏殊请早年求学于该书院的范仲淹掌教。宋初兴学即自始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