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忽汗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忽汗城

今黑龙江宁安县南,渤海国都。唐先天二年 (713),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受封渤海郡王,建渤海国,筑城定都,因城濒忽汗河 (今牡丹江)而得名。忽汗城为渤海国五京之一。天显元年(926),契丹兵围忽汗城,渤海王出降,国灭。

忽汗城

历史文化名城。即渤海国上京龙泉府。以濒忽汗河(今牡丹江) 得名。今为黑龙江宁安渤海镇。该城周围山环水绕,易守难攻,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唐天宝末年(约755) 起成为王都。贞元十年(794)起再次为都,直至国亡。前后达160余年。是为渤海中、后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交通中心。契丹天显元年(926)太祖阿保机攻取之。改其名曰天福,为东丹国都。三年(928),东丹奉诏南迁,遭焚毁。清初,才为人们所发现,曰火葺城(俗称东京城)。城分三重,平面均呈长方形。外郭城周长16296.5米,设十门。内城设三门。宫城设四门。城内遗迹、遗物很多,其中石灯幢、八宝琉璃井等至今保存完好。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