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态度量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态度量表taidu liangbiao

测量个体对某种类型由人、事物、情境、机构以及观念等喜欢或者厌恶程度的工具。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态度语或项目构成。这些态度语或项目都涉及某事物的某一个态度层面,而且在方向和程度上有差异,由被试对这些态度语或项目作出赞成或反对的反应,主试根据这些反应去推测被试的态度。编制这类量表的关键是项目的性质、鉴别力及数量。一般而言,项目的数量为20~30个。制定的主要方法有:
❶等距测量量表法。最早由瑟斯顿提出,即根据心理物理法中感觉等距和对偶比较法的原理,让一些评定者事先配对比较各预定的项目,决定每一个项目的数值或在量表中的位置,由此构成量表。
❷总加量表法,最早由利克特提出。由一组项目或态度语组成。假设每一项目都具有同等的量值,根据被试同意与不同意的程度(如3~5个等级的选择)给予分数。所有项的得分总和就是个体的态度分数。
❸累积法,由格特曼提出。由单向且同质的项目构成。各项目排列有序,若个体同意第三个项目,则表明他也同时赞成第二、第一个项目。从个体在量表上的得分高低即能看出态度的差异情况。
❹语义分析量表,由社会心理学家奥斯古德所创立。语义分析原用于分析词句或观念的意义。辞典上的解释是一个词句或观念的命名意义,所有人对这个意义的了解是相同的。隐含的意义则因人而异。一个人与该观念所代表的实际对象因过去的交往经验不同而产生特殊的意义。同样是生身母亲,有人想到她就有哀痛、怜悯的感觉,有人想到她则产生欣喜、温暖的感觉,这便是“母亲”对个人的隐含意义。该量表是通过测定被试者对态度对象所持的隐含意义来测量其态度。
❺社会距离测量表。此量表为社会心理学家博格达斯所设计,它主要用于测量人们愿意与其他群体的人保持什么样的社会距离,以此反映其态度。态度量表常用于政治预测、市场调查、宣传工具影响力的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宗教、消费者偏好等的研究,也可用来评价教育和训练的成果。如教师可以利用它来测量学生学过某课程后,对一些问题的态度是否有变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