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急惊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急惊风

是小儿时期的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证候,又称惊厥、抽风。据抽搐时发作的急、慢和强度不同,临床可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发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称为急惊风;多因感受时邪,暴受惊恐,内蕴痰热或入络或上濛心窍而引动肝风所致。辨证论治:
❶感受风邪者,发病急,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咽红,烦躁,四肢抽搐,目睛上视。舌苔薄黄,脉象浮数。以银翘散(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等)合羚羊钩藤汤(羚羊角粉、钩藤、生石决等)加减疏风清热,息风镇惊。
❷暑邪侵袭者,多见于暑夏季节,病起壮热多汗,头痛项强,烦躁或昏睡,四肢抽搐不已。舌苔黄腻,脉象洪数。以清瘟败毒饮(生石膏、生地、犀角、黄芩、黄连、丹皮等)加羚羊角、钩藤清热祛暑,开窍镇惊。若壮热多汗,持续抽风不已,昏迷者,需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丹清心开窍。
❸感受疫毒者,发病急剧,高热烦躁,神昏谵妄,反复抽搐,大便脓血,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以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加白头翁、秦皮、马齿苋、钩藤、羚羊角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❹痰食惊风者,纳呆痰多,呕吐腹痛,继而发热痉厥,腹胀气粗。舌苔黄厚而腻,脉象弦滑。以化食丸改汤剂合服牛黄抱龙丸消食导滞,清热化痰镇惊。
❺惊恐惊风者,小儿受惊吓后惊惕不安,甚则痉厥,面色泛青,脉象数乱。以牛黄抱龙丸镇惊安神。针灸治疗:选人中、大椎、合谷、太冲、十宣为主穴,曲池、涌泉、丰隆等为配穴。用泻法,中强刺激。调护:
❶患儿惊厥时,切勿强制牵住。让患儿平卧或侧卧,用多层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放在上下齿之间,以免咬伤舌头。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随时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和痰。
❷发作之后,应让患儿安静休息,勿乱打扰,避免刺激。
❸对昏迷患儿,应注意经常改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❹惊厥患儿禁食辛甘厚味,以易消化流食为主。

急惊风

又名惊厥。以四肢抽搐、口噤、角弓反张等为主要症状。多见于周岁以下的小儿,常在高热之后出现。治疗:❶药线点灸臂臑、天井、阳池、膝眼、承山等穴。
❷螳螂,煅研末,人乳调服。
❸车前草,捣烂绞汁,兑白蜜服。
❹青蒿、头发灰、鸡蛋壳灰,研细,调花生油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