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性解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性解放xing jiefang

一种要求性行为绝对自由的资产阶级思潮。它否认两性关系的社会性,把肉体感官特别是性感官的刺激视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从伦理学上看,它是极端利己主义在两性关系方面的非道德化的表现,其核心是享乐主义。它萌发于文艺复兴时期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及西方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60年代初70年代中期风行一时。它的泛滥给西方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导致人们心灵空虚,肉体痛苦,社会混乱。我国人民必须在社会主义性道德理论指导下,对这种思潮进行坚决的抵制与批判。

性解放

指世界上各个发达国家进入20世纪以来,在性领域中发生的一系列的全面变化。这场性革命的理论基础是霭理士和罗素的性道德观。霭理士主张性道德有五根理论支柱:婚姻自由,女子经济独立,不生育的性结合与社会无关,女子性责任自负其责,性道德的最后对象是子女。其核心在第三点,即是不生育的性行为、性结合,与社会无关,社会无权过问。性解放有其历史根源。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西方就盛行过性享乐主义的狂潮,这一狂潮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明显的倒退现象。为了阻止它带来的恶果,中世纪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大搞性禁欲主义。文艺复兴时,两性正常生活开始恢复,但在批判中世纪性禁欲主义时又导致了纵欲主义的倾向,从而成为性解放的一个历史源头。性解放使西方社会付出了巨大代价:
❶家庭解体,离婚率激增,以妇女占多数的单亲家庭日益贫困化;
❷青少年犯罪猛增;
❸私生子和少女母亲普遍化;
❹性病蔓延;
❺独身者和单亲家庭增多;
❻精神空虚。目前美国政府开始极力倡导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婚姻。许多学者撰文宣告:性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

性解放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的一种要求性行为有绝对自由的理论。其萌芽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的斗争。20世纪初发展为公开的肉欲放纵。60年代至70年代在瑞典、美国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所谓“性革命”的浪潮,男女之间为了寻求性生活的刺激与满足,任意结合或离异,“在整个西方世界,人们搞性行为的随便自如真正是和猫狗一样”(柏忠言:《西方社会病》)。它危害家庭、子女、社会,使艾滋病广为传播,给人类造成生存威胁。它是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在两性关系方面的非道德化的表现。其核心是享乐主义。它不是以爱情而是以财富、金钱、肉欲为基础,把两性关系当作商品“自由交换”来对待,是西方社会病在婚恋家庭领域的反映。按照“性解放”、“性革命”的理论,人类的性欲仅是一种自然本能,性行为只是为了个人性欲与恋情的充分满足,并为此而应不断更新性行为的对象。它完全否定两性关系的社会性,放弃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但由于它引起了艾滋病蔓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故70年代末以来,性解放的陶醉情绪已经减弱,疯狂的势头已被遏止,西方的有识之士呼吁恢复持久的夫妻关系,在科学认识基础上建立起和谐、节制、专一的性道德准则;在瑞典等“性革命”先驱国,已开始出现反璞归真、追求牢固、温暖的安定生活的兆头。

性解放

又称性自由,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流行的一种主张性欲放纵的口号和理论。它主张人们的性行为有绝对的自由,两性之间不应受任何约束,无论在婚前还是婚后,性生活都应当自由。这一理论,是对封建禁欲主义及其婚姻的道德基础的一个反动,它在破除封建的性道德、性封锁观念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以性解放为特征的现代资本主义婚姻关系的道德基础决不是爱情,而是只强调个人性欲的充分满足和绝对自由,放弃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性解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病在婚姻家庭领域的反映,它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它使青少年的身心遭到伤害,犯罪率增高,离婚率上升,大量家庭解体,从而动摇了西方传统家庭和婚姻制度的基础,成为西方社会普遍非道德化的一个严重问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