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惯用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惯用语guanyongyu熟语的一种。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如“碰钉子”、“敲边鼓”、“磨洋工”、“走过场”等。惯用语和成语一样,具有凝固性。首先,构成材料和结构却不能随意更换和变动,但比较起来,惯用语的材料、尤其是结构还有一定的伸缩性和灵活性,比如“泼冷水”也可以说成“浇冷水”,“碰钉子”可以说成“碰了个大钉子”。其次是意义的凝固性。惯用语意义的凝固程度比成语更高,意义更加概括,超脱了原构成成分的意义而升华为新的整体意义。这里惯用语的显著特点,几乎无一例外。如“打秋风”、“和稀泥”,词义与字面义完全不是一回事。有些成语有这个特点,但也有些不具备这一特点,其意义并不超脱构成这个成语的构成成分的意义,而可以从字面上直接看出来。如“不省人事”、“凶多吉少”等。惯用语的整体意义可以通过打比方获得,如“挖墙角”、“墙头草”,也可以通过引申,就是由原构成材料的意义加以引申、推衍而实现,如“打埋伏”、“走过场”。与成语的主要来源于书面语不同,惯用语一般来源于口语,因而具有鲜明的通俗、平易、生动的口语化特点。惯用语以三个字的为主,也有少数是四个字,甚至四个字以上的,如“钻牛角尖”,“不管三七二十一”等。惯用语简练而容量极大,色彩丰富鲜明,生动、形象、活泼、幽默,极富于表现力。 惯用语熟语的一种。口语中常用的一种活泼平易的固定短语。多为三音节的动宾结构,有时可拆开使用。如“踢皮球”(踢了几年的皮球);“吹牛皮”(吹了一大通牛皮)。 惯用语也叫常用语,是熟语的一种,即口语中短小的固定词组,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使用。如“出洋相”等。惯用词简明生动,表现力强,通俗有趣。有的可以拆开,有的可以插进一些词语,而保持原来的词语结构关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