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慕容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慕容廆269—333十六国时期辽东地方首领。字奕洛环。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本为鲜卑部族首领。西晋末年,在辽东建立封建割据政权,接受晋平州牧、辽东郡公官爵。他统治辽东期间,刑政比较清明,且举任人才,招抚流亡,重用汉族士人裴嶷等人,为时望所归。死后子慕容皝嗣,称燕王。孙慕容儁在位时称帝,史称前燕,追谥他为武宣皇帝。 慕容廆269—333本名奕洛瓖。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单于涉归之子,为东部鲜卑后裔。少时“雄杰有大度,深得安北将军张华的赏识。晋武帝时,被部众推为慕容部首领。晋廷封为鲜卑都督。太康十年 (289),率部迁辽西徒河(今辽宁锦州) 一带,元康四年(294),又迁大棘城(今辽宁义县)。与晋交战失败后,遂尊晋勤王。建兴中,受晋封为镇军将军,昌黎、辽东二国公。西晋末年,招徕流亡晋人,任用汉族文人和官吏裴嶷、皇甫岌、刘赞等人为“谋主”。修明政治,改革旧风,劝课农桑。并兴办学校,教授王公官吏诸子,撰《家令》为课本。建武年间,东晋封为辽东郡公。治理辽东四十余年,为子孙建立前燕政权奠定了基础。 慕容廆269—333十六国时期辽东地方政权首领。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字奕洛瓌。涉归之子。父死,其弟耐篡位。虑被害,避祸出走。晋武帝太康六年(285),被部众迎立为首领。后迁徒河之青山(今义县东北),又迁大棘城(义县西北)。晋永嘉初年,自称鲜卑大单于。建兴中, 受晋封为镇军将军、昌黎、辽东二国公,后进封平州牧、辽东郡公。屡与晋、鲜卑宇文氏、段部、高句丽、后赵等交战。在位期间,刑政严明,西晋末年,招徕流亡晋人, 立郡以统之,任用汉族士人裴嶷、鲁昌等为谋士,并教民以农桑, 为前燕政权的建立奠定基础。其孙儁称帝后,追谥武宣皇帝。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