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扁担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08 扁担舞

又称“打虏烈”。壮族民间舞蹈。舞者多为双数,由两人可到几十人不限。各持扁担围绕在一长凳或木槽的旁边,以扁担敲击长凳或木槽,边打边舞,可打出各种不同的响声与和谐的节奏。舞蹈主要表现生产劳动过程和庆祝丰收的欢快心情。

扁担舞

壮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广西地区。舞者为双数,手持扁担互相敲击,打出变化多端的节奏音响,边歌边舞。动作多表现农业劳动。

扁担舞

又称“打扁担”,壮语“foux dwk hanz”。壮族民间舞。流行于广西都安、马山、东兰、南丹等县。是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一般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都有表演,通常是在村屯的谷坪晒场上进行。表演者多为妇女,人数为双数,多少不拘。表演时,各人手持扁担,相向而立,围住一条长板凳。舞蹈模拟农事活动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织布、舂米、舂糍粑等动作,或用扁担敲打板凳,或相互敲击扁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蹲、弓步、转身打等,轻重、强弱、快慢错落有致,动作朴实自然,整个舞蹈秀美清新与朴质劲遒融为一体。该舞主要用竹筒、锣、鼓等击打伴奏,节奏鲜明强烈。

扁担舞

壮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桂中、桂西一带。壮语称“打虏烈”、“谷朗”、“谷榔”等。源于唐代舂堂舞。原舞分为插秧、车水、打谷、舂米四节,后因舂杆笨重,改用扁担,遂称扁担舞。每当赶圩休憩或喜庆节日,男女均喜用扁担即兴对打作舞。舞者成对,各执扁担,围绕长凳或舂米槽,互相上下左右敲打对方扁担,边打边歌边舞,节奏快慢有致。此外还有竹筒、鼓等打击乐器配合。节拍为2/4、3/4交替出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