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扬州评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扬州评话亦称“扬州评词”。曲艺曲种。源于扬州,流行于江南地区。用扬州话说评话。清乾隆时已流行。清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说,当时扬州各门街巷皆有书场开讲书词,其势盛于江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柳敬亭、孔云霄、韩圭湖等人,“郡中称绝技者,吴天绪《三国志》,徐广如《东汉》,王德山《水浒记》,高晋公《五美图》,浦天玉《清风闸》,房山年《玉蜻蜓》,曹天衡《善恶图》,顾进章《靖难故事》、邹必显《飞驼传》,谎陈四 《扬州话》,皆独步一时。” 扬州评话又称“扬州评词”。曲艺曲种之一。用扬州方言说讲,以醒木帮助增加气氛,原多以长篇传说故事为主,后也有短篇。 扬州评话曲艺曲种。用扬州方言说讲的评话。起源于江苏扬州,流行于苏北地区和镇江、南京、上海等地。扬州评话兴起于清初,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历史上杰出的说书家柳敬亭曾在扬州献艺,对扬州评话艺术风格的形成有深刻影响。扬州评话在清初独步一时的书目有《三国》、《水浒》等10部,身怀绝技的说书家有20人之多。在艺术上以描写细致、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而井然不乱见长。传统书目分史书、公案侠义、神话灵怪3类。1949年后查明还在流传或有书稿的书目32部,已失传的14部,记录了26部书词,近3000万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