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统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11 三统说汉董仲舒提出的政治历史理论。董氏认为,历史是由黑、白、赤三统循环沿革的。如夏以寅月(夏历正月)为正月,崇尚黑色,属黑统;殷以丑月 (夏历12月)为正月,崇尚白色,属白统;周以子月 (夏历11月)为正月,崇尚赤色,属赤统。继周而起者又为黑统。政治历史如此循环,周而复始,而每一朝代的更迭,必须“改制”,即“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以显示“受命于天,易姓而王”。但“若夫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等根本制度,则“尽如故,亦何改哉”? “故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东汉《白虎通义》又详加阐述。三统说实是为封建统治下的君权神授说制造理论根据。 三统说又称“三正说”。西汉董仲舒提出的社会政治理论。他认为人类历史是依次循环形成的,如夏是黑统,商是白统,而周为赤统,代周而起的又是黑统。因为三统的不同,每个朝代兴起后,都应相应地改动历法制度,礼仪、服饰等,但是不可改变根本制度,“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应、尽如故”,而不许有任何改变。东汉召集白虎观会议时,儒家学者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说明。此说承认改朝换代的事实与必要,但不主张改变封建社会的根本制度,并且认为历史受“天意”支配,这为君权专制的理论制造了历史依据。 三统说一种从五德终始说派生而来的新学说。此说认为,历代帝王被分配在黑、白、赤三个“统”里,夏为黑统,商为白统,周为赤统,之后以次循环, 三统各有自己的制度。此说还认为,孔子看到周道既衰,想成立一个新统,可惜他有其德而无其位,仅能做一个“素王”,因此他只得托王于鲁,作《春秋》,把手定的制度垂诸空文。最早记录这一学说的是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三统说虽从五德说派生而来,但由于二者循环周期不同,故彼此多相抵牾。汉代统治者从自己的政治需要出发,每每把这两种有矛盾的学说硬凑合在一起。例如汉武帝太初改制所建立的新的土德制度,即五德说土德的服色(上黄)、度数(以五为纪)、音律(上黄钟),与三统说黑统的正朔(建寅)的大杂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