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拨补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拨补令清初圈地运动中圈占有主民田的法令。顺治元年 (1644年) 颁布圈地令后,凡近京四百里内无主荒地尽为圈占。由于所圈之地与民间私有土地犬牙交错,汉民与八旗经常发生纠纷。为此于顺治三年颁布“拨补令”,令旗、汉分居,汉人私有土地并入圈地之中,另从圈地范围以外的边远地区拨补荒地补偿失去土地给汉民。拨补令在近京五十三州县推行,共圈占民田九十九万三千七百零七垧,至少有十余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其中有大批农民无力搬迁而辗转沦为八旗奴仆或佃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