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jiaoyubu gongbu youzhiyuan keoheng biaozhun
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教育部所颁布的关于幼稚园课程的法规。1932年公布,1936年修正。这是我国政府制定的第一个有关幼稚园课程的专门法规,它吸收了国外经验,尤其是吸收了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幼儿教育家多年进行的幼稚园课程改革实验的成果,它标志着这个时期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重大发展,也是自“五四”时期以后,我国幼教战线教育改革的可喜成果。课程标准对下列问题做了详尽的规定与说明:
❶幼稚教育的总目标;
❷课程范围;
❸教育方法要点。关于幼稚教育的总目标,规定:a.增进幼稚儿童身心的健康。b.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c.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d.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关于课程范围,规定幼稚园科目有: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共七项。每一项下又详细地指明了目标、内容大纲和最低限度的要求。以第一项内容“音乐”为例。
❶教授目标:a.满足唱歌的欲望。b.启发并增进欣赏音乐的机能(包括口唱和乐器的两种)。c.发达发声的功能、节奏的感觉,并训练节奏的动作。d.发展亲爱、协同、快乐的情感。e.引起对事物(如猫、狗、耕田、洗衣、动物、工作、游戏、故事、儿歌)的兴趣。
❷内容大纲:a.要求对各种歌词,如关于家庭生活的、自然现象的、爱国的、故事等的听唱表演及欣赏。b.节奏的听和演作,如小乐器(小锣、小鼓、小木鱼、小铃的合奏)的应用,听音跑、跳、坐、行、鞠躬等的想象或表演。c.自然声音的欣赏和模仿。如鸟鸣、鸡啼、猫叫等声音,火车、轮船、飞机等声音。
❸最低限度要求:a.唱歌的声音清晰,拍子大致无误。b.对于简单的律动(快慢高低等),有辨别反应的能力。c.明了四首以上歌词的意义,并能表演。d.有独唱两首简单的歌词的能力。其他六项也都按照这项的内容范围一一写明。虽然今天幼儿园保教情况已大大超过了那时的水准,但认真研究这个“课程标准”,也是有启迪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