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新军清末编练的新式陆军。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在中日战争失败后鉴于参战的湘、淮军和各省防练军溃散无能,决定改革兵制,采用西洋方法,训练新式陆军,以代替旧式军队。开始以胡燏棻在天津小站训练的“定武军”为基础,扩建为“新建陆军”。与此同时,张之洞在署两江总督任内编练“自强军”,在“自强军”基础上扩充发展的。根据曾参加黄海海战的德国人汉纳根的建议年筹饷三千万两,募练洋枪队十万。陆军建制、训练、战术、操典以及士兵入伍的年龄、体格、文化程度都有规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中央设练兵处,以奕劻为总理,袁世凯为会办,各省设督练公所,改编军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额设官兵一万二千五百一十二人,至辛亥革命前夕,已编成十三镇,全国连混成协在内编成二十六镇。清政府北洋文镇为中央军,备有新军为地方军,籍以维持其封建统治。在反清革命潮流的冲击下,革命党人积极活动,新军中的下级军官和士兵日趋倾向革命,成为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后备力量。 新军晚清政府编练的近代化陆军。1894年筹练。次年3月,胡燏棻在天津马厂编成十营5000人,后屯兵小站,以西法训练,号“定武军”,为新军伊始。甲午战争后由袁世凯接办扩编,称“新建陆军”。同时署两江总督张之洞(继任者刘坤一)在南京编练“自强军”。1903年清廷设练兵处。1905年定陆军军制,各省设督练公所,在全国大力编练新军,计划编练36镇,至1911年成14镇。每镇额设官兵12512人,有协、标、营、队各级,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仿募兵制严格选拔士兵,中下级军官多为军校毕业。清廷图谋以北洋新军(中央军)及各省新军(地方军)苟延垂危统治,但其后却成为革命党力量主要来源之一。 新军清末编练的新式陆军。1894年出现,时称定武军,共4700人。1895年袁世凯扩为7000人。张之洞编自强军2000人。1898年起,新军受荣禄节制。1899年曾镇压义和团。1900年袁世凯又扩充到2万人。1905年全国统一番号,改称陆军,计划编36镇,每镇有官兵12512人,包括各兵种。1907年开始编练,但到清朝灭亡时,只练成14个镇、18个混成协、4个标和2协禁卫军,并成为革命派争取的对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