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体的平衡和平衡种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人体的平衡和平衡种类Renti de pingheng hepingheng zhonglei

人体受几个力或力系的同时作用,而运动状态不发生任何改变的情况称为平衡。此时所有力的作用相互抵消。例如,跳水运动员站在跳台上,受到地球施于人的重力和跳台台面的向上支撑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为同时作用在人体上的一对平衡力, 因而人体处于平衡状态。又如,体操运动员做后桥动作,不仅要受到地球施给的竖直向下的重力, 而且在手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上,都受到地面施给的斜向上的支撑力。这些力的方向并不都与地面垂直, 但平衡时运动员所受的所有力的矢量和一定为零, 且所有力的力矩的矢量和也为零。
为更好地分析人体平衡动作的特征, 将人体平衡动作按人体重心和与人体相接触的表面积(即支撑面)之间的关系分类:❶支撑面在人体重心之上的平衡称为上支撑平衡,如各种悬垂动作。
❷支撑面在人体重心下方的平衡称为下支撑平衡,如手倒立。
❸既作上支撑平衡,又作下支撑平衡的平衡动作称为混合支撑平衡,如肋木侧身平衡。当平衡的人体受到偶然的推动,而离开平衡位置时,根据保持平衡的可能性可把人体的平衡动作分为:❶稳定平衡。人体位置不论有多大的偏离都能回到平衡位置。特征是位置改变后,人体重心升高,重力矩使人体恢复原来的平衡状态,各种悬垂动作皆属稳定平衡。
❷有限稳定平衡。人体位置的偏离在一定范围内仍能回到原来位置。特征是当重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力作用线)未超出支撑面积边界时,重心随偏离程度而升高,重力矩起恢复平衡的作用。若人体继续偏离,使重力作用线越出支撑面边界,则重心开始降低,重力矩使人体更加偏离平衡。下支撑平衡多属于有限稳定平衡。
❸不稳定平衡。人体位置只要有极小的偏离就不会恢复平衡。特征是位置改变后重心降低,重力矩使人体更加偏离平衡。
❹随遇平衡。位置不论怎样改变,都能保持平衡。特征是位置变化后重心既不升高也不降低。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