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清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12 上清派道教派别。因传《洞真上清经》得名。相传晋哀帝兴宁二年(364),魏夫人华存和众仙真下降句容许宅,授杨羲上清经,杨羲以隶书写出,传与许谧、许翙父子,二许又另行抄写,共有31卷,是为《上清经》。其法以存思为主,不主金丹,重视诵经,修功德。与天师道、灵宝派等并行,至元代归入正一派。 上清派道教流派。东晋哀帝兴宁(363~365年)年间魏华存、杨羲等创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一带。该派以扶乩为手法,假托 “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岳魏夫人”下降,弘道传法。尊奉《洞真上清经》,以存思为主,辅以服气、咽津、念咒,兼融金丹术,以求飞升成仙。该派使符箓派与丹鼎派互融,发展较快,历南北朝至宋代,与天师道、灵宝各派并存于世,并陆续增修上清经书多卷。至元代,归入正一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