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通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明通榜

科举考试用语。清代科举考试所颁示文榜之一种。是在副榜基础上的发展。始创于雍正朝而推行于乾隆朝。雍正五年(1727),始令在会试落选卷内再补行挑选文理明通者,于正榜外续出一榜,名为“明通榜”。实际是会试榜后再行公布的录取榜,旨在网罗更多的人才。凡入明通榜者,不参加殿试,引见后以教职补用。十一年规定,凡入明通榜者,其中一部分“人文俱属可取”者,准其一体殿试;多数“人可取而文稍次”者,则由吏部记名,以教职补用。乾隆时,这一制度更加完善。乾隆二年(1737)定,会试之后,拣选下第举人文理明通者,大省四十人,中省三十人,小省二十人。自此,明通榜颇受士子欢迎,而其录取之额有时甚至超过正榜。如乾隆七年会试,正榜三百一十九名,明通榜六百九十名,是科进士为三百二十三名,即明通榜内有四人成进士。乾隆五十五年和珅奏撤明通榜,遂不复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