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晏阳初和平民教育运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晏阳初和平民教育运动yanyangchu he pingmin jiaoyuyundong

晏阳初(1890— ),中国现代平民教育家。又名兴复、遇春、云霖,四川巴中人。1910年中学毕业于成都,后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 (香港大学前身),1916年转学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又获美国锡拉丘兹·路易斯维尔等三所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历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顾问,现任国际乡村改造学院(60年代创办于菲律宾)院长、理事会主席。主要著作有:《平民教育概论》、《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平民教育运动是“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兴起的一场通过开办平民学校,争取人民教育权利的进步教育运动。参加者有两派: 一派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毛泽东、李大钊、邓中夏等,他们所作贡献最大; 另一派是部分持教育救国思想的具有民主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晏阳初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中国的大患是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即办平民学校,首先教农民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造就“新民”,并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以此达到救国强国的目的。他的主要教育实践活动有:❶1924年 (一说1926年)在河北省保定地区开始平民教育实验;
❷1929年在河北省定县开始以县为单位的乡村改造实验;
❸30~40年代先后成立衡山实验县、新都实验县和华西实验区。晏阳初任总干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得到了军阀官僚的赞助,受其影响,各省也相继成立了平民教育促进会,共有20个省区办起了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和平民问字处,用自编的 《平民千字课》作为教材。平民教育运动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