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景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景山明清御苑。在北京紫禁城北城神武门之北,皇城中轴线上,是明代北京城的几何中心,全城最高点。占地22公顷,山高20余丈,周垣2里,山旁翼以短垣,接东西围墙。有小门二,东曰山左里门,西曰山右里门。元大都时这里是大内北部正中的大殿延春阁旧址。明永乐营建北京城时,将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泥土,在紫禁城正北方堆起了一座土山,取名万岁山,又名镇山 (意在压胜前朝,稳固本朝)、煤山 (相传山下皆聚石炭,以备不虞之用,故名煤山)。山虽人工堆筑,但五峰并峙,却也秀若天成。山坡上林木荫翳,古松曲虬,山下芳草茵茵,鹤鹿成群,乃取“松鹤延寿”之意。崇祯十七年 (1644)农历三月十九日拂晓,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在李自成农民军攻进北京时,仓惶逃出皇宫,吊死在煤山一棵槐树下。清顺治十二年(1655) 将万岁山改名景山。乾隆十六年 (1751),又在五峰上分建万春、周赏、富览、观妙、辑芳五亭,依山势对称排列,万春亭居中,建于中峰最高处。五亭周围古柏参天,似紫禁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山前有绮望楼,楼三楹,建筑华美。倚楼仰望景山,一片青葱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五亭中原有铜佛像,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盗走四尊,毁坏一尊。景山北面还建有寿皇殿,乾隆时改建,内奉清历代帝后像,正殿九间,左右配殿、神橱、神库、井亭俱全。寿皇殿东,又有永思殿,为清代帝后停灵的地方。再东还有观德殿等。 景山位于故宫神武门之北。元代名青山,明代营建故宫时又将挖掘护城河的泥土堆积其上,改名万岁山,俗称煤山,成为紫禁城之镇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为今名。高43米,面积345亩,山峰筑亭五座,清乾隆十六年(1751)建,万春亭三重檐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周赏亭、富览亭均为重檐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观妙亭、辑芳亭均重檐蓝琉璃瓦圆攒尖顶。南麓有绮望楼,原为供奉孔子牌位处。北麓有寿皇殿,大殿九间,左右有配殿、神厨、神库等,清乾隆十四年(1749)仿太庙建,供奉皇室祖先影像。明清为禁苑。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军攻入北京,思宗朱由检自缢于此。现辟为公园。 景山中国北京古园林。位于北京城中心(116°22′E,39°55′N)故宫博物院北。海拔高程88m,中峰高43m,北京城内最高点。为明永乐年间(1403)营建北京宫殿时堆筑而成,占地23 hm2,山有五峰,清乾隆十六年(1751)在五峰顶上增建5亭,中峰亭名万春亭,为重檐3层方亭,面积为17.01 m×17.01 m。左右两亭名周赏亭、富览亭,为八角形,直径10.41 m,再两边两亭名观妙亭、辑芳亭,为圆形,直径10m。清乾隆十四年(1749)在山北建寿皇殿。景山是明清两代皇家“禁苑”。游人站在中峰中亭上,可观光北京正南正北排列在7.5km长的中轴线上的名胜古迹:向南有神武门、坤宁宫、乾清宫、保和殿、太和殿、天安门、前门、永定门等8座古建筑胜景;向北可观鼓楼、钟楼两大名楼。早在1368年前,元代大都城内有一座土丘,名青山。1416年(明永乐十四年)为建宫殿及修整河湖等,将挖出的土堆放其上,称万岁山;又因皇宫在山下堆煤炭,俗称煤山。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部攻入北京,在农历三月十九日清晨,崇祯帝在煤山东麓的槐树上自缢身亡。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改名为景山。景山南门内有绮望楼,是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山北有寿皇殿是供奉皇帝祖先像的地方,现为北京市少年宫。原5亭内供有铜佛5尊,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1尊被毁、4尊被掠走。1949年后景山辟为公园,向游人开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