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曝书亭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曝书亭集诗文集。清朱彝尊(1629—1709)撰。八十卷。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青少年,即以诗、词、散文闻名江南。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任翰林院检讨, 与修《明史》。清代著名学者,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又纂辑《词综》等。此集成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自删定《竹垞诗》、《腾笑集》而成。约二十三万字。冠有王士祯、魏禧、查慎行等序。赋一卷,诗二十二卷,词七卷,文五十卷,收诗约二千五百余首,词五百六十余阕,各体散文九百余篇。附录《叶儿乐府》一卷,其子昆田《笛渔小稿》十卷。作者肆力学古,学贯经史与诸子百家,擅长诗词古文,作品清峭而好用僻典。词宗姜夔、张炎,风格清丽,流宕艳冶,为浙派词创始者,然咏物词和集句词,偏重形式。文不主一家,题跋诸作搜罗繁富、订伪辨异、析理论事、考古论今,原原本本。尤精诗,长篇险韵,出奇无穷。此集版本颇多。主要有康熙五十三年(1714)孙银槎《曝书亭集笺注》二十二卷本,嘉庆九年(1804)刻本。民国间《四部丛刊初编》据康熙本影印,有杨谦《曝书集诗注》二十二卷、《年谱》一卷,冯登府、朱墨林等辑《曝书亭集外稿》八卷等可资参考。 曝书亭集别集。八十卷。清朱彝尊撰。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参加纂修《明史》。后出典江南乡试。康熙三十一年(1692)归里,专事著述。博通经史,擅诗词古文,而填词成就尤高,为清代浙西词派创始者。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编有《词综》、《明诗综》等。《曝书亭集》是朱彝尊去世前亲自删定的全集,分为赋一卷、古今诗二十二卷(编年排列,起自顺治二年,止于康熙四十八年)、词七卷(《江湖载酒集》三卷、《静志居琴趣》一卷、《茶烟阁体物集》二卷、《蕃锦集》一卷)、文五十卷,又附录散曲《叶儿乐府》一卷。刻成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 《曝书亭集》80卷。收诗歌、散文和辞赋等。其文内容博雅,语言舒婉清爽,辞约义丰,当时与王士祯齐名,为一代散文大家。此本系他亲手编定,其中诗赋皆依年编次。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附其子昆田《鱼笛小稿》10卷。又有《四部备要》本。 曝书亭集八十卷。《附录》一卷。清朱彝尊(1629—1709)撰。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舫,晚称小长庐钓鱼师。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擅长诗、古文。词宗姜夔、张炎,风格清丽。为浙派词的创始者。所作咏物词和集句词,偏重形式。诗与王士祯齐名,称“南北两大宗”。作品清峭而好用僻典。有 《经义考》三百卷、《月下旧闻》 四十二卷及《曝书亭集》、《明诗综》、《词综》等。是集凡赋一卷,诗二十二卷,皆编年为次。始于顺治二年(1645),迄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凡六十五年之作。其纪年皆用《尔雅》岁阳岁阴之名,从古例。词七卷:有《江湖载酒集》、《茶烟閤体物集》、《蕃锦集》等杂文五十卷,分二十六体。附录《叶儿乐府》一卷,则所作小令。朱彝尊未入翰林时,尝编其行稿为《竹垞文类》。王士祯为作序,极称其永嘉诗中 “南亭”,“西射堂”,“孤屿”、“瞿溪”诸篇。然是时仅规模王、孟,未尽所长。至其中岁以还,则学问愈博,风骨愈壮。长篇险韵,出奇无穷。赵执信《谈龙录》论:“国朝之诗,以彝尊及王士祯为大家。王的才高,而朱的学博”,亦公论。暮年老笔纵横,天真烂漫,随意所造,颇乏翦裁。他的古文写作,根底也很深厚。题跋诸作,订讹辨异,考证源本,见出其作为经学家本事。诗以《风怀诗》为世所称,小诗如《上谷道中》也浑厚可读,有盛唐边塞诗气象。《水龙吟·谒张子房祠》一词,似有对明亡的遗恨寄托。作为浙派词领袖,他的词崇尚空灵,以清丽高秀见长。但过于追求形式,有时不免流于碎巧。《曝书亭集》初有康熙间刻本。后有乾隆间刻本。近代有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清康熙五十三年本影印《四部丛刊》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中华书局辑《四部备要》排印本,民国二十五年 (1936) 上海中华书局辑《四部备要》缩印本。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