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替罪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替罪羊意为代人受过者。据《圣经》记载,古代犹太人每年举行赎罪祭时,由大祭司杀公羊以赎自己和民众之罪。又以手按另一公羊头,表示全民族的罪过已归这羊承担,然后把羊赶入旷野,称为“负罪羊”或“替罪羊”。 替罪羊也称“负罪羊”,源出《旧约·利未记》第16章。古代犹太教以每年住棚节前五天为赎罪日。这一天要选两头公山羊,交给大祭司。一头被宰杀献给上帝作为赎罪祭; 另一头由大祭司按其头,表示在上帝面前承认本民族所犯的种种罪孽,这样一切罪过都归在这只羊身上,然后逐入旷野沙漠,意为众人之罪已由此羊负去,故名。后泛指代人受过者。 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的赎罪日,常用羊来祭赎。大祭司双手按在公羊头上,诉说自己和民众所犯罪恶,表示罪已由羊承担,然后将羊逐入旷野沙漠。西方文学常以此比喻代人受过者。 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的赎罪日,常用羊来祭赎。大祭司双手按在公羊头上,诉说自己和民众所犯罪恶,表示罪已由羊承担,然后将羊逐入旷野沙漠。西方文学常以此比喻代人受过者。 替罪羊Scapesoat犹太教、基督教《圣经》故事典故。据《旧约圣经·创世纪》,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就叫他清早起来,带着他的独生爱子以撒到上帝指示的地方,将以撒作燔祭,献给上帝。亚伯拉罕正要杀其子时,天使阻止了他,并说已知他敬畏上帝了。这时亚伯拉罕看到有一只公山羊,就以这只羊代替他的儿子献为燔祭。又据《旧约圣经·利未记》载,官长若违背上帝之命犯了罪,而且知道自己有罪,就要牵一只没有残疾的公山羊为供物。在上帝祭坛前宰杀。祭司要用指头蘸些血,抹在祭坛的四角,把血倒在祭坛脚下,脂油在坛上焚烧。以此仪式为该官长赎罪。一般民众若知道自己犯罪,仪式同上述一样,但献祭的是母山羊。仪式最后,大祭司把双手按在另一公羊头上,诉说自己和民众所犯之罪,表示全民族罪过已由该羊承担,然后把羊逐入旷野沙漠,意为已替众人赎罪,故名。后西方常以替罪之羊喻指代人受过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