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朝天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朝天髻古代妇女发式,属高髻式之一种。后蜀时就有“妇女竞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宋代更流行于民间。一般妇女多梳高髻于当顶,髻高为五六寸,名 “朝天髻”。山西晋祠泥塑妇女头髻即是。观其形制,则髻上镶有对称式的花朵形珠宝; 髻后为四五层对称梳理形式,上下左右各种角度观之皆美。 朝天髻 朝天髻古代妇女梳用的高髻的一种。始于五代十国的后蜀。流行于两宋的宫廷和仕宦之家的贵族妇女中。据 《宋史·五行志》 载:“建隆初,蜀孟昶末年,妇女竟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 其发式为梳发于顶,编成两个圆柱型发髻,然后将发髻朝前反搭,前低后高,伸向前额,并在髻下饰以各种簪钗。发髻前端在头顶高高翘起,有朝天之状,谓“朝天髻”。 朝天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