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权利客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权利客体

即“法律关系客体”。

权利客体

指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法律关系的客体,又称权义客体。权利客体的范围决定于不同的社会性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国家里,对权利客体的观念和法律各不相同。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不被认为是人,只是 “会说话的工具” 因此奴隶制法规定,奴隶不是权利主体而是权利客体。在封建制法中,农奴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权利客体。他们虽不完全为封建地主所占有,而且在某些法律关系中可以作为权利主体出现,但他们仍然是可以买卖和赠予的财产。在资本主义法中,形式上虽然不承认人是权利客体,但在劳动力商品化的情况下,雇佣劳动者实质上仍然不能完全摆脱权利客体的地位。在社会主义法中,人只能是权利主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法律关系中,人都不能作为权利客体,否则构成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权利客体包括:
物。亦称标的物。指在法律关系中可以作为财产权对象的物品和其他物质财富。大多数的民事法律关系是以物为权利和义务的客体而设定的,因此,物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国家,并非一切物质财富都可以在法律关系中作为权利客体。某些物质财富只有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才可以作为权利客体。
行为。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包括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15条规定: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根据这一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行为,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行为,都是权利客体。
和人身相联系的精神财富。如发现权,发明权等权利的客体是发现和发明,它们是受法律保护的与人身相联系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谓人身,不仅指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在内。因为荣誉以及技术发明的所有权,不仅可以属于个人,也可以属于集体的权利主体。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