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子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子通? —621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东海丞(今山东枣庄南)人。少贫,以渔猎为生。大业末,参加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南)起义军左才相部。有武勇之名。因其仁爱助人,归者甚众,近半年,有众万人。才相畏忌其能,遂率众渡淮,与杜伏威军联合。进据海陵(今江苏泰州),自称将军,有众二万。大业十一年(615年),称楚王。武德二年(619年),击败隋将陈稜,攻克江都(今江苏杨州)称帝,国号吴,建元明政。次年击败割据势力沈法兴,攻取京口。丹阳义军乐伯通率万余众来归,再败沈法兴,攻取晋陵。隋郡县及江南士人多往归之。后杜伏威降唐,命其将辅公祏来攻,遂弃江都,东走太湖,攻沈法兴,迁都余杭(今浙江余杭)。据有北起太湖,南至五岭,东至会稽,西距宣城之地。四年,与杜伏威战于苏州,败溃,退保余杭,为伏威将王诞所败,后降唐。次年,逃出长安,欲收旧部再起,行至兰田被捕而死。 李子通?-622隋末江淮农民起义首领。东海丞(今枣庄南)人。少家贫,以渔猎为生,乐以余资助人。初投长白山(今邹平南)起义军左才相部,为才相猜忌,引众南下渡淮,进据海陵(今江苏泰州)。宇文化及自扬州北撤以后,隋将陈棱据守扬州,他击败陈棱,占领扬州,自称皇帝,国号吴,建元明政。后又渡江击败沈法兴,占据今苏南、浙江地区。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为杜伏威所迫,入浙江。次年为伏威所俘,入长安。五年,自长安叛逃,被擒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