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文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李文学1826-1874Li Wenxue

清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彝民起义军首领。又名正学。云南弥渡县人。出身彝族佃农家庭,家境极度贫困,难以糊口,十一二岁时因欠“庄主”租谷,被迫卖身为奴。1855年(咸丰五年),云南大旱,“庄主”和官吏乘机勒索,催租催债,农民没有活路。李文学更加不幸,其父被猛兽咬伤而死,其母自杀未遂。在走投无路情况下,于5月,在哀牢山区天生营毅然率领农民起义,被推为首领,号称“彝家兵马大元帅”。随即带领乡亲向封建地主阶级展开斗争,惩办一些罪大恶极的“庄主”,没收其粮食和金银财宝。附近的汉、哈尼、白、傣、苗、回、傈僳等族农民纷纷起兵响应,起义队伍很快发展过万人。当1856年10月滇西杜文秀回民起义军被清军包围时,亲自率军前往援救。自此以后两支起义军结成联盟,多次互相支援,共同打击封建统治者。哀牢山农民起义军,先后控制十数州县,在3万平方公里面积、约5万人口的地区,建立了农民政权,并在弥渡县蜜滴村建立“彝家兵马大元帅府”。任命田以正(哈尼族)为副元帅,其他各族起义军首领为正副参军、正副上将军。下设八个都督府,分管各地行政和军事。规定严格军纪,制定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及经济措施,废除雇佣兵制度,常备军都要从事生产劳动。没收近郊“庄主”田亩为军耕;庶民原种庄主之地,悉归庶民所有,免租薄赋,深得贫苦农民拥护。1870年(同治九年)后,清政府在外国侵略者支持下,调集重兵镇压农民起义。因寡不敌众,加之自身的局限性,起义军处于不利地位,控制区日益缩小。1872年秋,率军北上援助杜文秀的回民起义军时,不幸战败被俘。1874年4月,壮烈牺牲于南涧县牛街。副参军李学东突围,领导余部继续战斗在哀牢山区。

李文学1826—1874

清朝云南彝族人民起义首领。又名正学,云南赵州(今弥渡)瓦卢村人。出身贫苦,其母被地主逼粮自尽。咸丰六年(1856年)于瓦卢村率彝族人起义。咸丰六年(1856年)在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下,率哀牢山区彝、汉、哈尼族等农民起义。被推为“夷家兵马大元帅”,建立政权。提出“驱逐满贼、铲尽脏官,杀绝庄主”的口号,实施盐、铁由帅府公营,彝、汉同利等政治、经济政策、深受各族人民拥护。同治十一年(1872年)率军三千驰授大理回族起义军,兵败被俘牺牲。

李文学1919~1990li wenxue

彬县车家庄乡街子村人。1935年10月在陕北参加地方部队,开始革命活动。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45年,先后在延安边区保安司令部和军委后勤部经济建设部工作,历任警卫班长、排长、石油推销处主任、延安利华行经理、绥远丰镇集成公司经理等职。1946年,任东北贸易部驻满洲里办事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东北贸易部满洲里口岸管理局局长、东北区进口公司经理、新中国机械进口公司副总经理、对外贸易部机关党委书记兼人事局副局长、香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1978年,出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任。1990年6月5日病逝于北京,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李文学1826—1874

清末云南哀牢山区各族农民起义首领。云南赵州(今弥渡县)瓦卢村人,彝族,又名正学。雇农出身。咸同年间,因不堪清政府的压迫政策,参加云南回民起义杜文秀部,率彝族等起义战士转战于哀牢山区。1858年与哈尼族田以正起义军联合,逐步统一了哀牢山一带农民力量。主张彝汉各族联合共同反对地主豪绅。同治十一年(1872)北上支援大理回民抗清,因叛徒出卖在蒙化城(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县境)被捕。1874年英勇就义。死后,哀牢山区彝族人民树立石碑,修建庙宇以纪念。

李文学1826—1874

清咸同年间彝族农民反清起义首领。云南赵州 (今弥渡县) 瓦卢村人。彝族。又名正学。原姓字(自),为蒙化直隶厅南涧(今南涧彝族自治县)小李自摩村人。祖辈世代务农。咸同年间,因清廷腐败和地主压榨,参加*云南回民起义杜文秀部,受“大司藩”职。曾率彝族等起义战士转战于哀牢山区。同治十一年(1872)在蒙化城(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县城)为清军所俘。十三年英勇就义于今南涧乌龟山。死后,哀牢山区彝族人民竖立石碑、修建庙宇以示纪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