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杜诗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杜诗说诗文注。清人黄生撰。十二卷。生原名琯,又名起溟,字扶孟,号白山,歙县(今属安徽)人。明末诸生,生卒年未详。博学广艺,工诗、书画,尤精小学,著述甚多,或遭禁,或散佚。唯《字诂》、《义府》二书列入四库。此编成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自谓“历寒暑者六也,书成”。共选杜甫诗四百八十三首,卷目编次甚为错杂,分体之后再行编年,选诗之后又选古体二十五题,近体一百七十四题,多为以前诸卷所已选者。是书系一选本,注释、分析,于字法句法逐一剖别评析,其考证、评论多有精妙之说。因作者精于小学,于字词解释,颇多灼见。然亦有不足处,《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分章别段,一如评点时文之式,又不免失之太浅”,较为中肯。又由于以意逆志,时或失之片面。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一木堂刻本。 杜诗说十二卷。清黄生 (1622—?)撰。生平详见 《字诂》。此书以杜甫诗分体注释,于句法、字法皆逐一为之剖别。大旨谓前人注杜求之太深,皆出于私臆。故著此以辟其谬。其说未尝不是。分章别段,如评点时文之式,又不免失之太浅。其特点深于小学而疏于诗法。《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予以介绍,未见通行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