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条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条脱tiáotuō也作“跳脱”“绦脱”。妇女套于手臂的一种环饰。“条脱”为外来语,汉语称“钏”。通常以锤扁的金银条弯制成螺旋状,所盘圈数不等,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八圈,亦有作十几圈者。两端多用金银丝编成环套,以便调节紧松。早期多用于北方少数民族。秦汉以后传入中原,亦为汉族妇女采用,汉以后流行不衰。汉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契阔,绕臂双跳脱。”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绿萼华诗》:“赠诗一篇并致火擀布手巾一枚、金玉条脱各一枚。条脱似指环而大,异常精好。”唐李商隐《李夫人歌》:“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施肩吾《定情乐》诗:“感郎双条脱,新破八幅绡。”五代牛峤《应天长》词:“玉楼春望晴烟灭,舞衫斜卷金条脱。”《宋史·礼志十八》:“定礼……黄金钗钏四双,条脱一副,真珠虎魄璎珞。”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引唐人《卢氏杂说》:“文宗问宰臣:‘条脱是何物?’宰臣未对,上曰:‘真诰言,安妃有金条脱为臂饰,即今钏也。’”元李裕《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绦脱浓香暖,巾缨腻粉斑。”明陈继儒《枕谭》:“条脱,臂饰也。一作条达,又作跳脱。”方以智《通雅》卷三四:“条脱,或作跳脱,条达……此类之名,皆以声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