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松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松筠1754—1835清中期将领。字湘浦,蒙古族,玛拉特氏,蒙古正兰旗人。初为翻译生员,后任理藩院笔帖式、军机章京、银库员外郎、内阁学士兼副都统,并往库伦,管理与俄罗斯贸易事八年。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署吉林将军。又任工部尚书兼都统,充驻藏大臣五年。嘉庆四年(1799年),任陕甘总督,加太子少保。招降白莲教张汉潮部失败。明年,以忤旨,降副都统衔,为伊犁领队大臣。七年,任伊犁将军,督屯田,计垦田六万四千亩。后任两江总督、两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兼内大臣、吏部尚书。十八年,复任伊犁将军,东阁大学士,改武英殿大学士,以镇压天理教起义而加太子太保。二十二年,以抗疏谏阻嘉庆帝行盛京,罢大学士,以遗失行印,降山海关副都统。复以事三降为骁骑校。道光元年(1821年),召授兵部尚书,又调吏部尚书,为军机大臣。明年,被劾,降六部员外郎。又任盛京将军、吉林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直隶总督、兵部尚书等职。后被罢职又复。十四年,以都统衔休致。十五年,卒。久历边疆,著有《绥服纪略》、《西藏巡边记》、《藏宁路程》等书。 松筠1754—1835蒙古正蓝旗人。清嘉庆七年至十八年(1802—1813),两次出任伊犁将军。创办伊犁满洲八旗官兵屯田,垦荒6.4万余亩。开办学堂,使八旗儿童接受教育。增拨“回屯”地亩。推广锡伯族屯田经验。赴南疆处理孜牙敦案,滥杀无辜,后患无穷。与遣戍学者祁韵士、徐松等,编定《西陲总统事略》、《西域水道记》等价值颇高的史书。 松筠1754—1835清蒙古正蓝旗人。姓玛拉特氏, 字湘浦。谥文清。原为翻译生员,考授理藩院笔帖式,充军机章京, 迁银库员外郎。乾隆 四十八年(1783)升内阁学士, 兼副都统。五十年驻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处理对俄罗斯贸易。五十九年署吉林将军,授工部尚书兼都统,任驻藏办事大臣五年,以豁免粮赋,捐银恤贫,颇著政声。并留心藏政,重视地理,遍历西藏边地。嘉庆四年 (1799) 调返北京历任户部尚书、陕甘总督、伊犁将军、两江总督等职。晚年, 以直言不阿屡被贬官。道光十四年(1834)以都统衔退休。著有《西藏巡边记》、《西招纪行诗》、《藏宁路程》、《丁巳秋阅吟》等诗文及《绥服纪略》、《西藏图说》、《西藏图略》、《西陲总统事略》等专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