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上君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梁上君子旧时用作对盗贼之称谓。语出《后汉书·陈寔传》:“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陈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后即以“梁上君子”作为盗贼之代称。《东坡志林》卷十:“近日颇多贼,两夜皆来入吾室。吾近护卫王葬,得数千缗,略已散去,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 梁上君子东汉陈寔感化不轨之人的道德故事。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见,对子孙训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寔劝其改过从善,并体谅其偷盗为贫困所致,给绢二匹(见《后汉书·苟韩钟陈列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