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武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梁武帝464—549即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人,萧道成族侄。齐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他与沈约、范云、谢朓等文士交游,并号 “竟陵八友”。建武四年 (497)任齐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南齐末,他乘皇族骨肉相残、朝政荒废,起兵襄阳,与宗室萧颖胄拥萧宝融称帝于荆州。中兴元年 (501),他率军攻克建康,杀东昏侯,继杀宝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 “梁”,定都建康。即位后,努力调和士族与寒门的关系,多次诏属下 “访贤举滞”,重儒立学。他一方面设立谤木肺石,号召留心听断折狱; 一方面残酷镇压民众起事。提倡节俭,诏 “断贡献”,“开禁” 以安辑遁叛流亡,多次躬耕籍田以奖劝农业。崇佛,大建寺院,亲自升坛讲经,三次舍身同泰寺。太清元年(547),接受东魏叛将侯景的归降,封景为河南王。太清二年,侯景反,引兵渡江,攻破都城。衍智穷力竭,困饿而死。葬于修陵,庙号高祖。衍少年笃学,手不释卷,长于文学,兼善书法,又精乐律,有著作多种。在位四十八年,年号有七: 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梁武帝即“萧衍”。 梁武帝即“萧衍”。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