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梳shū

也称“踟蹰”。妇女首饰。以金银、玳瑁或美玉等珍贵材料制成。齿较篦齿为粗,梳把上常雕凿有各种纹饰,除用于梳理头发外,也可插于发髻,以为装饰。早期梳子多以兽骨为之,作五齿,梳把较高。秦汉时以竹木为主,梳把渐低,呈马蹄形。在髻上插梳的习俗,早在四千年前已出现,唐宋时期最为流行。汉刘熙《释名·释首饰》:“梳言其齿疏也。数者曰比(篦)。”清王先谦注:“数,密也。”唐元稹《恨妆成》诗:“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新唐书·吴兢传》:“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刘存《事始》:“《实录》曰:自燧人氏而妇人束发为髻……至赫胥氏造梳,以木为之,二十齿。”宋欧阳修《南歌子》:“凤髻泥金带,龙纹玉掌梳。”高承《事物纪原》卷三:“赫胥氏造梳,以木为之,二十四齿。取疏通之义。”陆游《入蜀记》:“蜀地妇女……未嫁者率戴二尺同心髻,插银钗多至六,后插牙梳,如手大。”元龙辅《女红余志》:“踟蹰,梳之别名。”

梳的形制的演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