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槟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槟榔

主要分布在琼中、屯昌、定安、陵水、崖县等地。属棕榈科,常绿乔木。槟榔的种子含有槟榔碱和鞣酸等,可供食用。它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医用作治疗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等症,其果皮能行气、利水、消肿,树叶也可食用。

槟榔semen arecae

驱虫杀虫药。出《药录》。见《司牧安骥集》。又名榔玉。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种子。冬、春两季果实成熟时采集,剥去果皮,晒干,润透切片或打碎。生用, 炒用, 炒焦用。主产海南、福建等地。苦、辛, 温。入脾、胃、大肠经。功能杀虫, 消食, 行气, 利水。主治: ❶绦虫、蛔虫、蛲虫, 可单用, 或与鹤虱、使君子、芜荑、雷丸、贯仲、炒干姜等配伍,如驱虫散。
❷胃肠积滞,痢疾腹痛,与木香、枳壳、陈皮、黄连等配伍,如木香槟榔丸。
❸寒湿困脾,宿食不化,与山楂、苍术、陈皮、厚朴、甘草配伍,如消食平胃散。牛12~60克,马9~18克;猪、羊6~12克。为末或煎汤灌服。脾虚泄泻不宜用。槟榔含生物碱主为槟榔碱(arecoline),其余有槟榔次碱(arecaidine)、去甲基槟榔次碱(guvacine)、去甲基槟榔碱(guvacoline)等。另含脂肪、槟榔红色素(areca red)。槟榔碱为有效驱虫成分,对猪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对牛绦虫仅能使头部及未成熟节片完全瘫痪,对蛲虫及蛔虫也有麻痹作用。有兴奋M-胆碱受体作用,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增高,肠蠕动增加,唾液、肠液分泌旺盛;也能兴奋N-胆碱受体,对中枢神经也有拟胆碱作用;可兴奋子宫平滑机,使大鼠妊娠子宫痉挛。对流感病毒PR8有抑制作用。

槟榔Arecacatechu

单子叶植物,棕榈科。原产东南亚的一种常绿乔木。果长椭圆形,橙红色,花萼宿存,中果皮厚,内含1粒种子。花、果均具有芳香。果供食用。种子名“槟榔子”,含槟榔碱、儿茶素、胆碱、槟榔油和鞣酸等,也供食用,中医学上用为消食祛痰、杀虫、下气行水药,主治体内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等症。自古东南沿海各省常以槟榔当茶果迎宾敬客。我国广东、福建、台湾、云南等省地多有栽培。


槟榔

槟榔

槟榔又称槟门、青仔、国马,是我国海南岛的特产,树干通直不分枝,树皮灰褐色,叶脱落后树干上环纹状叶痕明显。大型羽状复叶,簇生于茎顶,小叶枝针形,总叶柄呈三棱形,具长叶鞘。花单性、芳香浓郁,异花同株,肉穗花序多分枝,雄花小,雌花较大; 果为坚果,长卵形,未成熟时青绿色,成熟后紫红色,种子芳香,基部平坦,微向内陷,中间有大种脐,质地坚硬。
槟榔原籍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据古籍梁代《名医别录》记载:“槟榔生南海”。到明朝顾自介的《海槎录》记载:槟榔产于海南,唯万、崖、琼山、琼海和黎族地区各县市为多。”可见,槟榔于我国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所以,槟榔又是我国人民与东南亚各国人民历史悠久的友谊的象征。
槟榔系棕榈科热带雨林常绿乔木,性喜高温、湿润、土层深厚、肥沃而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在我国主产于海南岛、台湾、云南,其中以海南产的质优、产量高。主要分布在屯昌、陵水、保亭、三亚、琼海、万宁等县市山区平地、丘陵地带。
槟榔是典型的珍贵药用植物。既是热带宜人的风景树,又是民间常用紧缺的中药材。槟榔果富含生物碱(0.3—0.6%)、脂肪油 (14%)、缩合鞣质 (15%) 及槟榔红色素、无色矢车菊素外,槟榔内胚乳还含儿茶精花白素及聚合物,而游离氨基酸的脯氨酸含量超过15%,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均超过10%,其味苦、辛、涩、温。民间生产榔君驱虫片、香榔四清片、槟香花冲剂等药物与保健品,有健胃、利尿、驱虫、除疾、下气行水之功,是治疗人畜、禽体、缘虫的特效药; 其皮能治疮癞,所以,槟榔又有“洗瘴丹”的别名。再者果皮用于制作纤维隔板、编织毛毯,加工提取黑色染料。它的木通直坚韧,可为梁柱材、板材,也是家具乐器的用材; 它的叶鞘是当地居民喜爱的家庭用品。由于槟榔的药用效果,海南岛不少地方把它视为驱逐温疫的植物,乡村挖井,总喜欢在井边栽两株,用以守卫井水,驱瘴逐疬,并有槟榔根能吸毒,防止大肚子病的传说。
槟榔果实药用价值高,实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大,被列为海南五大传统出口商品之一,是山区开发药源、扶贫致富的好门路。古代诗人刘穆之赞叹槟榔: “繁实独超南国产,抓根不受北方泥,琼农本有天然利,飓母秋风自适时。”,海南岛,发展槟榔得天独厚,房前屋后,村边路旁,山坡涧谷,均可种植,易种易管,植后7—8年便可收获,经济寿命长达60年,植后10年进入盛产期,平均株产果约200个,高产达300—400个以上。它既可避免台风侵袭,又无寒潮之患,发展生产前景喜人。

槟榔betel nut

Areca catechu L.,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2n=32。原产马来半岛。树高5~15 m。羽状裂片的小叶呈大小不同而具深褶皱,浅绿稍有光泽;叶柄富光泽而无刺,基部三角形有长叶鞘。雌雄同株异花,肉穗状花序,雄花生于花序顶端,雌花生于花序基部。果实黄色或稍带橙色,卵圆形;中果皮厚,内含坚硬种子1粒。热带地区人民多用未熟果作为咀嚼料,有固齿、防痢、助消化等作用。种子、果皮均可入药。树形美观,可作行道树。

槟榔

西汉长安上林苑植物之一。棕榈科。常绿乔木。花果均具芳香,果供食用。中医以种入药消积、杀虫、下气行水,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等症。原产东南亚,我国东南部亦有种植。《三辅黄图》所载上林苑奇草异木中有:“……槟榔……皆百余本。”但因南北异宜, 岁时多枯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