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横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横桥秦汉都城地区架通渭河南北的大桥。建于秦始皇时。《三辅黄图》:“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这是因为秦咸阳诸宫,如咸阳宫、六国宫室等多在渭河之北,兴乐宫、阿房宫则在渭河之南,早在秦昭王时,就欲通咸阳宫、兴乐宫之间作渭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都城有明显向渭河南岸发展的趋势,从而正式建成此桥,把渭河南北两岸苑囿宫室连接为一起。此桥南对汉城北面横门。因此桥在便桥、东渭桥二渭桥之间,故后世称为中渭桥。据《水经注》记载,横桥是座多跨梁式桥,共有68跨, 由750根桥柱组成67个桥墩,每个桥墩由11或12根桥柱组成。桥柱之下由使用铁锥打成的桩基撑托。桥面“广六丈,南北三百八十步”。桥之南北有堤,激石立柱。此桥宽长宏伟,建筑极为壮观,桥头并立有华表, 因而也成为举行重大政治仪式的地方。西汉初年,陈平、周勃灭诸吕,迎立文帝刘恒,及汉宣帝接受匈奴贵族和朝臣们的欢迎, 都是在此渭桥之上。此桥后在董卓入关时烧毁,魏武帝时更造。南宋程大昌认为此横桥并非架渭之桥。《雍录·三渭桥》:“汉都城北横门外别有横桥者, 余初以为跨渭之数,已而详考,则《黄图》尝曰长安城下有池周绕,广三丈,深二丈,石桥名六丈,与街等。则此之横桥,乃其跨池为桥者也。池即城壕, 不跨渭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