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汉会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武汉会战Wuhan huizhan中国军队在华中保卫武汉抗击日军的一次战役。当时国民政府迁到重庆,军事委员会迁至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军事、政治与经济之中心,是中国政府继续抗战的核心基地。在徐州会战时,日军即决定以“速战速决”的方针攻占武汉,击破中国军队在华中的主力,逼迫中国政府屈服。中国方面也制定了保卫武汉的作战方针。1938年6月中旬,日军开始进攻武汉的准备作战,先后攻占安庆、潜山和马当要塞。7月,又攻陷湖口、九江,取得了从江南进攻武汉的据点。此后,即开始进行攻占武汉的外围战。在江南战场,敌占九江后,即分兵向南浔铁路和瑞武公路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抗击,自8月至10月下旬,先后在庐山两侧及南浔路、瑞昌、德安等处与敌激战。10月28日德安失陷。进攻南浔路之敌受挫后,于9月增调两个师团,在海、空军配合下沿长江西犯。我军在瑞昌至阳新一线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敌军先后攻占阳新、大冶、黄石、鄂城等地,进逼武昌。在江北战场,7月下旬,日军相继攻陷黄梅、宿松和田家镇,并继续西犯,进抵黄陂,威胁武汉侧背。江北的另一路日军于9月攻占了固始、商城、罗山等地。10月再陷信阳、麻城。这时武汉已陷于日军三面包围之中。10月24日,蒋介石下令部队撤退。25日至27日,汉口、武昌、汉阳相继失陷。 武汉会战Wuhan huizhan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军抗击侵华日军进攻武汉的战役。1938年6月,日本华中派遣军先后投入35万人的兵力,分三路进攻武汉。中国国民党军以江北的第五战区、江南的第九战区为主力,先后投入约100万人的兵力组织防御。至7月底,日军先后占领了沿江重镇安庆、长江要塞马当以及湖口、九江,完成了会攻武汉的准备。8月,日军沿长江两岸分五路向武汉推进。沿途遭到中国军队的阻击,付出了重大的伤亡。10月12日,日军占领河南信阳,切断了平汉路,与沿江西上的日军形成武汉的三面包围。25日,中国守军开始撤退,27日,武汉沦陷。这次会战历时4个半月,日军伤亡达20万人,中国军队损失40余万人,丢失国土13万多平方公里,武汉会战以失败而结束。 武汉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以武汉为中心的皖、赣、豫、鄂等省广大地区与侵华日军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日军出动35万人,100万中国军队参加战斗,在武汉外围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单纯的阵地防御战不能阻止敌人的推进,10月25日武汉沦陷。 武汉会战亦称“武汉保卫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进攻武汉地区的一次重大战役。1938年8月初起,日军以35万多人的兵力,沿长江南北两岸兵分五路西进,并以海军溯江而上配合陆军作战,正式展开以夺取武汉为目标的进攻战。中国军队以第五战区、第九战区等部共130个师约100万人的兵力,进行武汉保卫战,与日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重创日军。但由于国民党采取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的阵地战术,导致步步败退。10月下旬,日军攻占鄂城、信阳,进迫大冶、黄陂,对武汉形成三面包围。25日国民党军队撤出汉口,26日撤出武昌。日军随即占领武汉三镇。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