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汉河段整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武汉河段整治

武汉河段在长江干流沌口至阳逻,长48公里,是长江中游重要河段。武汉长江大桥以上河道顺直,以下展宽分汊,主流多摆动,天兴洲左右两汊兴衰交替。早期武昌、汉阳崩岸严重,明、清时期用块石修建部分矶头、驳岸工程,保护江岸。20世纪初,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提出填筑汉口滩面、改直汉江出口段及建桥与过江隧道连通三镇的方案。30年代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曾提出整治汉口沙洲、改善航道的计划,均未实施。1949年后,对长江、汉江的堤岸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加固,护岸长度达70公里。一些严重崩岸,多次出险段如汉口龙王庙、武昌月亮湾等处,屡经加固,趋于稳定。龙王庙在长江、汉江汇合处,河床窄深,最大流速达5.3米每秒,冲刷剧烈,岸坡多次崩坍。已在岸上修建了钢筋混凝土防水墙和驳岸码头,水下抛石固脚,累计石方工程量20多万立方米。50年代末,长江大桥建成后,由于桥墩作用,汉阳边滩淤涨,大桥以下主流南移,武昌深槽冲刷,天兴洲南汊发展,北汊衰萎,汉口边滩淤积,给汉口港及市政设施带来不利影响。1984年后,对武汉河段提出了规划与整治方案:上段堵白沙洲右汊,下段武汉关以下束窄河宽为1500米,整治天兴洲汊道,扩大右汊,封堵左汊,全河段整治为稳定的单一的微弯河道。可增加20多公里深水岸线和35平方公里土地供城市、港口开发建设。但由于涉及到武汉市的防洪,技术方案是否可行等重大问题,各方意见不一致,整治方案尚在进一步研究中。鉴于大兴洲右缘的崩岸使右汊中部迅速展宽,主流向左摆动,将使青山边滩淤涨而危及武汉钢铁公司泵站的取水,1984~1986年,采用聚酯纤维织布垫层,做了钢筋混凝土块沉排,护岸2公里,岸线遂趋于稳定。武汉河段的整治方向,为针对汉口港的淤积与天兴洲汊道的冲淤变化研究控制河势的工程措施,以利于城市防洪与建设。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5: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