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毳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毳褐cuìhè毛织之衣,多指粗劣之衣,后常指僧服。亦指代僧人。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有士人退朝,诣其友生,见衲衣道人在坐,不怿而去。他日,谓友生曰:‘公好衣毳褐之夫,何也?吾不知其贤愚,且觉其臭。’友生应曰:‘毳褐之臭,外也。岂甚铜乳?铜乳之臭,并肩而立,接迹而趋,公处其间,曾不嫌耻,反讥余与山野有道之士游。南朝高人,以蛙鸣蒿莱胜鼓吹。吾视毳褐,愈于今之朱紫远矣。’”白居易《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触僧飘毳褐,留妓冒罗裳。”宋叶适《孟达甫墓志铭》:“粗粝适口而膏粱疏,毳褐附身则绮纨赘矣。”元岑安卿《偶读戴帅初先生寿陈太傅用东坡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二句为韵有感依韵续其后亦寓世态下劣自己不遇之意云尔》其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