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shuiwei水体在某一地点某一时刻的水面高程。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增减最直观的重要标志,是水情要素之一。水位以一定的零点作为起算点,此起算点称为基面。表示水位常用的基面有两种: 一为绝对基面,又称标准基面,由国家规定以某一海滨地点的平均海平面作为高程起算的零点。例如,我国黄河及华北各河过去采用大沽零点作为基面; 长江采用吴淞基面; 现在已确定青岛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统一的基面。另一种为测站基面,是水位测站为避免因上下游水位相差大而带来记录和水位计算上的麻烦所设置的一种专用固定基面,一般采用观测地点最枯水位以下0.5~1米处作为零点。但在进行全河水文资料整编和水文预报时,要将测站基面观测的水位资料换算为绝对基面,这样便于全河和各河流之间水位资料利用研究。 利用水尺观测水位,首先应测出水尺零点的绝对高程,这样某一时刻的水位为水尺读数加水尺零点高程。水位资料直接应用于水库、堤防、堰闸、灌溉、排涝、交通等工程设计,以及进行水文预报、推求流量等水文计算工作中。 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是复杂的,主要因素是水量的增减。此外,河槽的冲淤,风、潮汐、结冰、植物生长以及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为了研究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常将测站观测的水位资料,根据需要绘成不同时段(日、月、年)的水位过程线。它是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水位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水位过程线反映了测站以上流域自然因素对水文过程的综合影响,特别是气候因素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水位变化还可用历时曲线表示。其绘制法是将一年内逐日平均水位按其高低顺序排列,并将水位进行等距或不等距分成若干级,分别统计各级水位出现的天数,由高水位至低水位顺序累加,然后以水位为纵坐标,以累积天数为横坐标,点绘在方格纸上,即为水位历时曲线。在水位历时曲线上可以看出大于或等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即历时)。因它清楚地显示了河流水位动态特征,故对航运、桥梁、码头、引水工程的设计和运用都有重要意义。 水位Shuiwei水体在某一地点、某一时刻相对于基准面的高程。利用水尺或自记水位计可以进行水位观测。利用水尺观测水位,首先应测出安置在河边水尺的零点的绝对高程。这样某一时刻的水位,只要读出水面在水尺上所截的读数,再加上该水尺的零点高程,即为水位。通过长期水位观测以后,可以求出按月、按年、或多年的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平均水位等。如果以水位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可以绘出不同时段(日、月、年)的水位过程线。水位过程线反映了水文测站以上流域自然地理因素,特别是气候因素对水文过程的综合影响。水位资料直接应用于水库、堤防、灌溉、排涝、桥梁等工程设计。有的水位,如警戒水位是作为防汛工作的需要而规定的。它是根据汛期江河、湖泊中的水位如达到某一高程,防汛工程有可能出现险情而定的水位。警戒水位要根据工程的抗洪能力等情况来确定。一般地说,对于工程质量好,又经过洪水考验,警戒水位可以定得高些。出现和接近警戒水位时,防汛人员即须上堤日夜守护。 水位见“地理”中的“水位”。
水位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洋中的自由水面以及地下水的表面,在某一地点某一时刻,相对于基准面的高程,称为该地该时的水位。可用各式水尺按时观测读数后,改算成基准面上的高程或直接用测量方法而求得,也可由自记水位计所绘成的连续曲线来表示。经较长时期观测水位后,可得出水位过程线及历时曲线,求出按月、按年或多年的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平均水位和不同历时的水位。由于水量的变化或风浪、潮汐的影响,而使水位发生变化。如北方河流,在春天融雪期间,或夏季降雨时期,水量增加,水位上升;冬季久晴不雨,水位则下降。 水位water stage又称水面高程。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个特定基准面的高度。单位为m。是城市建设、工业企业建设、水利建设、防汛抗旱的基本资料及重要依据。直接应用于堤防、水库、堰闸、灌溉、排涝等工程的规划设计,并据以进行水文预报工作。 水位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高程。它以一定的零点做为起算的标准,此标准称为基面。表示水位所用的基面有两种: 一种是绝对基面 (又叫标准基面),这种基面是以某一河口的平均海平面为零点。如我国黄河及华北各河采用大沽基面,长江采用吴淞基面等。但若对不同河流的水位进行对比,最好采用统一的基面,我国已决定统一采用青岛基面。另一种是测站基面,这种基面多采用观测地点最枯水位以下的0.5—1米处作为零点来计算水面高程,这种基面是水文站专用的一种固定基面。它可以避免因为上下游水位差所带来的纷繁的水位计算。但在进行全河的水文资料整编或水文预报时,必须换算到全河统一基面,否则无法进行水文资料的比较。 水位变化主要由于水量的增减,而水量增减又与补给情况有密切关系。若补给水量增加,河中水位上涨; 反之,水位下降。除这种原因外,对一个地点来说,水位变化还受河道冲淤、风、潮汐、结冰、植物生长、干支流汇合以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河道冲刷,水位下降; 河道淤积,水位上升; 涨潮时水位上升,落潮时水位下降; 河道结冰以及芦苇、水草的生长能阻碍水的流动,使水位上升; 干支流汇合及修建人工建筑物 (堤、坝等) 常造成回水,使水位抬升。 水位的日变化与补给有密切关系。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的日变化非常明显。夜间温度低,冰雪停止融化,水位降低; 白天温度升高,冰雪开始融化,水位逐渐上升。一天之内,午后两点左右温度最高,冰雪融化最多,河中水位也达最高点。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山区与平原有所不同,山区河流,夏季大雨之后,水位变化非常剧烈; 而平原河流,由于河槽宽广,纵比降小,水位变化较小。河口地区由于潮汐作用,也可引起水位的日变化。 水位的年内变化与补给水源及季节有密切关系。以雨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河流,水位的年内变化几乎完全随降雨情况转移。我国夏秋雨量丰沛,水位上涨; 冬季雨量稀少,水位下降。冬季地表水补给很少,河流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水位变幅很小。以冰雪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河流,水位随气温升降而变化。冬季温度低,冰雪不融,河流水位很低; 夏季温度高,冰雪融化,补给水量较多,河流的水位也升高,且每年气温出现最高值后不久,河流水位也达全年最大值。 为了研究水位的变化规律,常将测站观测的水位资料绘成水位过程线。水位过程线是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水位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它反映了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根据需要可绘制不同时段 (如年、月、日) 的水位过程线。水位过程线反映了断面以上流域内自然地理因素对该流域水文过程的综合影响,特别是气候因素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若把同一测站的各年水位过程线绘在同一张图上,可对该站各年水位进行比较。若把沿河各站同一年的水位过程线绘在同一张图上,又可对上下游站水位进行比较,并可看出洪水沿河传播的情形。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为历时,以纵坐标为水位,横坐标为历时,所制的曲线称水位历时曲线。 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当中常用的特征水位有以下几种: (1) 最高水位 即研究时段内水位的最大值。如月最高水位、年最高水位、多年最高水位等。最高水位在防洪上具有重要意义。 (2) 最低水位 即研究时段内水位的最小值。如月最低水位、年最低水位、多年最低水位等。最低水位对航运、灌溉有重要意义。 (3) 平均水位 即研究时段内水位的平均值。如月平均水位、年平均水位、多年平均水位 (又叫正常水位)。平均水位对河流用水及流量调节有一定意义。 (4) 平均最高水位与平均最低水位平均最高水位是指各年最高水位的算术平均值; 平均最低水位是指各年最低水位的算术平均值。 (5) 中水位 研究时段内,水位历时曲线上相当于历时50%的水位。中水位对考虑用水证率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防汛工作中,还有水利部门常用的特征水位,如根据防汛工作的需要规定的防汛水位、警戒水位等,这些特征水位用做设防或警戒的标准,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在同一涨落水期间,上下游站位相同的水位称相应水位。以上游站特征水位为纵坐标,下游站相应的特征水位为横坐标,可以点绘成相应水位曲线。相应水位曲线可用以做水文预报,检验水文测验成果,用已知测站的水位资料插补另一测站缺测的水位记录等。因此,它在水文工作中是很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