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林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东林寺

在庐山西北麓,是中国净土宗发源地。386年(东晋太元十一年)名僧慧远在此建寺讲学,创设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后世尊他为净土宗始祖。东林寺唐时达到鼎盛,有殿、厢、塔、室共310多间。
东林寺前有自南向北环流的虎溪,溪上有石拱桥,相传当年慧远专心修行,足不出户,送客也从不过桥。桥北百余米,是第二道山门,朱红门墙上有“秀挹庐峰”四字。寺东罗汉松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左右两殿为十人高贤堂、三笑堂,殿后有聪明泉、石龙泉、白莲池、荔枝塔等古迹,并有晋、唐、明、清碑刻文物,历代文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公权、陆游、王守仁等均在此留有诗碑,附近还有西林塔、小天池等景点。
单位:东林寺管理处
电话:86-792-8900217

285 东林寺

佛教八大道场之一。位于江西省庐山北麓,为东晋名僧释慧远创建于晋太元十一年(386),当年曾盛极一时。寺内主要建筑为神运殿、三笑堂、念佛堂、文殊阁等。神运殿内供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阿难等塑像,殿后东窗之下,嵌有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真迹残碑。念佛堂乃当年慧远与雷次宗等18人结白莲社诵经念佛、修炼净土之所。寺外有虎溪桥,据传为慧远送客处。此处山清水碧、风光宜人,许多风景如“聪明泉”、“石龙泉”、“罗汉松”等,均与慧远诵经传道有关,历代墨客也有诗篇传世,其中以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白居易《宿东林寺》、陆游《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和岳飞《寄东林慧海上人》等最为著名。在东林寺之西,尚有晋代沙门竺昙禅室,即西林寺遗址。

东林寺

位于庐山西北麓。东晋高僧慧远于太元六年(381)创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慧远在此结社讲经达三十年之久,是我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隋唐极盛时有建筑310余间,称“万僧之居”。南宋陆游《游东林记》:“寺极大,连日游历,犹不能遍。”曾被西域佛教界视为“东向稽首,献心庐岳”的圣地。唐代高僧鉴真亦曾至此,并将东林教义传入日本,后创东林教,尊东林寺为祖庭,尊慧远为始祖。寺内主要建筑有神运殿、三笑堂、念佛堂、文殊阁等。神运宝殿内,供有雕刻精美的释迦牟尼、文殊等金身塑像。传说慧远建此殿时缺少木材,当夜平地冒出水池,木材涌出,取之不尽,故曰“神运”。殿后有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真迹残碑和颜真卿题记两则。寺前有虎溪桥,相传慧远送客从不过此桥。一日,送陶渊明、陆修静,谈笑间,不觉过桥,虎即大吼,三人相视大笑而别,谓之“虎溪三笑”。李白《别东林寺僧》有“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的诗句。范成大亦有诗言其事,并嘱长老法才建“过溪亭”。古画《三笑图》(已佚)本此,苏轼有《三笑图赞》。寺内之三笑堂亦缘此而建。寺中还有聪明泉、卓锡泉、石龙泉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