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河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河源

见“地理”中的“河源”。


河源

即河流的发源地。通常为泉水、冰川、湖泊、沼泽等。由于河流溯源侵蚀作用影响,河源可不断向上移动或改变位置。

河源

区域名。因黄河之源而名。泛指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西至雅拉达泽山,东至阿尼玛卿山,北邻柴达木盆地,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干流河道长300余千米,流域面积约22800平方千米。河源区分东、西两部分。西部由约古宗列盆地和玛涌盆地组成,两个盆地由茫尕峡谷相连,河道两岸水泊密连;东部为扎陵湖和鄂陵湖,湖泊两岸多为湖沼和平原。
约古宗列是一个海拔4500米左右的盆地,东西长20余千米,南北宽约16千米,盆地内散布着众多的水泊,水泊间是水草丰美的沼泽化草甸。流经盆地的玛曲河段又称约古宗列曲,其源头即在盆地西南玛曲曲果日。约古宗列曲接纳各支细流,串联大小水泊,蜿蜒向东北流行,穿过长18千米,宽500米~1000米的茫尕峡谷,进入玛涌盆地,著名的星宿海就在其中。星宿海是一片辽阔的沼泽滩地,东西长20多千米,南北宽10多千米,盆地海拔4350米左右,滩上水泊密布,大小不一,大的有数千平方米,小的只有几平方米,在夕阳照耀下,灿若群星,故名星宿海。这里左岸有扎曲,右岸有卡日曲相继汇入,水量大增从星宿海东行20多千米,穿过一段低矮谷地和沼泽草甸地带,便到达西湖区。扎陵湖居西,鄂陵湖居东,两湖相距28千米。出鄂陵湖东南行65千米,到达黄河沿,往下24千米进入多石峡。
据史籍记载,河源地区在唐代便是内地至西藏的交通要道。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亲迎文成公主入藏,即经过鄂陵湖以西地区。此后,元、清两代曾多次派人探查河源。明朝初年已称玛曲为“河源”。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也曾进行综合考察,并经3次复查,证实玛曲上游的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源头,玛曲曲果为黄河源头。1985年树立了正式的河源标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