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油桐枯萎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油桐枯萎病油桐病害。由尖孢镰刀菌侵染所致。病菌从细根侵入,并向主根、枝、叶扩展,引起枝条或全株枯死。防治方法:选抗病种类,如用千年桐作砧木进行嫁接;营造混交林;起病初期用抗菌剂、乙基托布津浇灌树根。 油桐枯萎病wilt of tungoil tree又称桐瘟。油桐真菌病害。危害三年桐,不危害千年桐。广西、浙江、湖南、贵州、广东、江西、安徽、四川等省区均有发生。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镰刀菌属尖镰孢菌 (Fusarium oxysporumSchlecht.)。重病区可导致桐林毁灭。病菌从根部入侵,沿维管束向地上部各器官组织扩展,分泌毒素破坏组织,阻碍水分、养分运输,导致全株枯萎。雨季在枝干皮孔处出现橙红色的分生孢子座。丘陵区发病率高;高山区、石灰岩区发病率显著降低。pH5左右的红壤,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发病重;pH6~7,黄壤,土质好、生长好的发病轻。与千年桐混交发病轻。以千年桐作砧木嫁接3年桐;选育3年桐抗病的品种,可减少发生。 油桐枯萎病症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