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泓之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泓之战

春秋时期宋楚之间一次重大战役。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以霸主自居,使楚不满,导致宋楚间的争霸斗争。鲁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宋与卫、许、滕等国攻郑,楚派兵救郑,双方在泓水(故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相遇。楚军正在渡河,宋将目夷主张乘机出击,被宋襄公拒绝,公曰:“君子不乘人之危。”楚军渡过河,尚未列成阵势,目夷又请求出击,宋襄公仍不同意,又曰:“君子不攻打不成阵势的敌军。”致使宋军一再坐失获胜良机。待楚军列成阵势,双方激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也身负重伤。这次战役,宋襄公失掉霸主虚名,他在作战中表现出来的愚蠢,也成为后人嘲笑之话柄。

泓之战

宋楚泓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38年。宋是周初殷代贵族微子启的封国,都商丘。宋襄公即位后,想乘齐桓公死后中原空虚之机恢复殷商旧业,这与楚成王进取中原形成尖锐对立。公元前639年,楚成王趁诸侯会盟于盂 (今河南睢县西北) 之机,抓住宋襄公,随后伐宋。后因诸侯说情,又将襄公放回。公元前638年,宋襄公痛恨郑国服从楚国,出兵伐郑,楚以救郑为名攻宋,宋楚战于泓 (今河南柘城一带)。战前,宋军已列阵严阵以待,楚军尚未渡过泓水,宋国大司马向襄公建议说: 敌众我寡,应趁楚军渡到河中间时发起进攻。襄公否决。到楚军顺利渡过泓水,正在布阵时,大司马又提议赶快出兵,襄公仍不同意。直到楚军从容布阵完毕,襄公才下令出击、宋军大败,襄公大腿受伤,仓皇逃回宋国。泓水之战以宋败结束。战后,宋国人都埋怨襄公糊涂,襄公却说: “君子不重伤 (君子不杀已受伤的敌人),不擒二毛 (不俘虏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不在险要地带狙击敌人)。寡人虽亡国之余 (我虽是早已灭亡的殷商之后代),不鼓不成列 (不进攻未列好阵势的军队)” ( 《左传》鲁僖公二十二年)。襄公的庶兄目夷反驳他不懂打仗,襄公仍不服气,最后因泓之战伤重而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