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泰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泰州五代十国时的南唐设置的行政区。宋、元代沿置。元属扬州路。辽、金时亦在契丹20部族地、长春县设泰州。《元史·地理志二》: “泰州: 唐更海陵县曰吴陵,置吴州,寻废。南唐升泰州。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77年) 立泰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改为州,隶扬州路。领2县: 海陵、如皋。” 《宋史·地理志四》:“泰州: 上,海陵郡。本团练,乾德五年 (公元967年)降为军事。建炎三年 (公元1129年) 入于金,寻复。四年,置通、泰镇抚使。绍兴十年 (公元1140年) 移治泰兴沙上,时泰兴隶海陵,复旧治。元领4县,绍兴十二年,割泰兴隶扬州。建炎四年,又以兴化隶高邮军。崇宁户56972,口117274。贡隔织。县2: 海陵、如皋。”《辽史·地理志一》: “泰州: 昌德军,节度。本契丹20部族放牧之地。因黑鼠族累犯通化州,民不能御,遂移东南600里来,建城居之,以近本族。黑鼠穴居,肤黑,吻锐,类鼠,故以名。州隶延庆宫,兵事属东北统军司。统县2: 乐康县、兴国县。” 《金史·地理志上》: “泰州: 德昌军节度使。辽时本契丹20部族牧地,海陵正隆间,置德昌军,隶上京,大定二十五年 (公元1185年)罢之。承安三年 (公元1198年) 复置于长春县,以旧泰州为金安县,隶焉。户3540。县1: 长春。” 泰州辽代州名。辽置,军号德昌,治所在今黑龙江泰来塔子城(俗称绰尔城),为上京道所属节度使州,隶延庆宫,兵事属东北统军司,下领乐康、兴国2县(最初还领金山县,即后来的静州,参见静州条),史称旧泰州。金承安三年(1198),徙置于长春县 (今吉林洮安城四家子古城)。仍沿辽名,为北京路所属节度使州,下领长春县及19堡,史称新泰州,旧泰州改为金安县(参见金安县条)。辽、金泰州均为边防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元延祐四年(1317),改新泰州曰泰宁路。参见“泰宁路”条。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