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西女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海西女真

部族名。明代东北女真三大部之一。所居今松花江中游地段,元明之际曾被称为海西江,故以得名。明初内附,始渐南迁。至明中叶,其分布范围益广,据有松花南北之地。南抵开原边外,北达黑龙江一带。包括众多而分散的女真部落,其主体部分名称忽剌温(亦作火剌温,即扈伦或呼伦)女真。明设羁縻卫所领之,主要卫分有兀者、呕罕、肥河、塔山、弗提、考郎兀等卫。赐敕多达一千道,每年一贡。随着南迁定居,与汉区的交往愈益密切,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特别是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已为“室居田食”、“俗尚耕稼”,畜牧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明代后期,以其塔山、塔鲁木、弗提等卫所部为核心,形成了乌拉、哈达、叶赫、辉发四大集团,史称“扈伦四部”。相互争夺、兼并,首领称汗,出现了局部的统一。明万历年间,努尔哈赤兴起后,逐一兼并之,遂成为满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西女真

明时对松花江大转弯处女真人的称呼。因松花江大转弯处, 在元代称海西,故称。分布在明开原边外,辉发河流域,北至松花江中游大曲折处。原为黑龙江女真部落。明中叶以后南迁松花江中游,称乌拉和哈达。续有辉发、叶赫两部加入,共四部,合称“海西四部”或自称“扈伦四部”, “扈伦”亦写成“呼伦”或“忽剌温”。从事农业、畜牧业和狩猎。有专业铁匠,能把输入的铁器加工,在女真各部中发展较快。明在开原城南开马市以便进行商业交易。首领受明册封,与明关系密切。后金天命四年(1619)为后金所并。

海西女真

部族名,为明代东北女真三大部之一。指居于海西江即今松花江流域等地的女真人,大致为今吉林省扶余县至黑龙江省阿城县地区。明中叶后,南迁至开原边外,辉发河流域,北至松花江中游大曲折处等地区。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建州女真。明清之际,内分为叶赫、哈达、乌拉、辉发等四大集团。万历二十七年至四十七(1599—1619),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逐一兼并。使其成为满族共同体之重要组成部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