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道禁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海道禁约

明朝政府治理澳门的重要规章。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为加强对澳门葡萄牙人的管理,两广总督张鸣冈令广东海道副使俞安性等人巡视澳门。俞安性等到澳门后,针对葡萄牙人的违法行为,制定《海道禁约》。次年,经张鸣冈和巡按御史周应期修改补充,刻成石碑,立于澳门议事亭中,令葡萄牙人永远遵守。《海道禁约》共五款,其内容是: (1) 禁畜养倭奴,凡新旧夷商敢收有仍前畜养倭奴,顺搭洋船贸易者,许当年历事之人前报严拿,处以军法,若不举,一并重治。(2) 禁买人口,凡新旧夷商不许收买唐人子女,倘自故违,举觉而占吝不法者,按名究追,仍治以罪。(3) 禁兵船骗饷,凡蕃船到澳,许即进港,听候抽丈,如有抛泊大调环、马骝洲等处外洋,即系奸刁,定将本船人货焚戮。(4) 禁接买私货,凡夷趁贸易者,俱赴省城会卖输饷,如有奸徒潜运到澳与夷,执送提调司报道,将所获之货尽行给赏首报者,船器没官,敢有违禁接买,一并究治。(5) 禁擅自兴作,凡澳中夷寮,除前已落成遇有坏烂准照旧式修葺,引后敢有新建房屋,添造亭舍,擅兴一土一木,定行拆毁,仍加重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