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清真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的用语。参见“清真教”。 清真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的常用语。原为普通名词,曾先后用于多种场合,如用以称道观、道士、佛寺、犹太教会堂、天主教教士以及楼阁、词集、八股文集和幽静场所等。据传元延祐二年(1315年)咸阳王赛典赤·瞻思丁奉敕重修陕西长安寺,奏请赐名“清真”以称颂清净无染的真主。约明弘治,正德(1488—1521)年间为中国伊斯兰教徒广泛使用,而其它宗教“则力避清真之说”。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教学者介绍该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所崇奉的真主——安拉。故后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等。 清真伊斯兰教术语。“清”意为“清净无染”,“真”意为“真主独一至尊,永存常在”。明清时中国伊斯兰教学者用“至清至真”、“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词称该教所崇奉之真主安拉,并说明其基本信仰。从此本意为“纯洁质朴”的普通名词的“清真”,便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的专门用语。 清真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此是回族穆斯林在饮食文化等方面特有的标志之一。原为普通名词,曾先后用于多种场合。自明代中期以后,为回族伊斯兰教教徒广泛使用,而其他宗教(如儒、道、基督教等)“则力避清真之说”。明末清初,回族伊斯兰教哲学著作中则以“真乃独一”、“清净无染”、“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术语表称其主宰——安拉。该词遂成为回族伊斯兰教的基本词汇。并逐步演化引申为“清真教”、“清真言”、“清真寺”、“清真饭馆”、“清真中学”、“清真食品专柜”等。 清真中国伊斯兰教用语。原为汉语用来形容各种宗教场合、幽静场所等用语,从明代开始,为中国伊斯兰教徒所广泛使用,谓“纯洁无杂谓之清,真诚不二谓之真”,认为“清真”一词符合安拉“清高至上”和“独一无二”的属性,故以此词形容伊斯兰教。清之际,回、东乡等族穆斯林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将宗教活动场所称为“清真寺”;将伊斯兰教基本信条归纳为“清真言”,即“除安拉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