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两都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两都赋

汉班固作。《文选》分之为《西都赋》和《东都赋》。《后汉书·班固传》: “时京师(指洛阳)修起宫室,濬缮城隍,而关中耆老犹望朝廷西顾。固感前世相如、寿王、东方之徒,造构文辞,终以讽劝,乃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赋中展示了西都长安的奢侈,同时赞扬东都洛阳的法度,并以东都的法度反对西都的奢侈。这就是所谓“终以讽劝”。此赋主要写京都的形势、布局和气象。如写长安曰: “建金城其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傍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里反映了长安城的布局和繁荣景象。当然,赋中也描写了西都天子的淫奢。班固开创京都赋一体,颇有影响。

《两都赋》

东汉辞赋篇名。作者班固(32~92,字孟坚,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辞赋在司马相如的影响之下,模拟因袭的风气盛行。但以《两都赋》为开始的京都大赋,由宫苑而都城,在题材开拓上是一个进步。在形式上对后来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都有很大影响。
本篇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赋末附《明堂》、《辟雍》等诗5首。东汉建都洛阳,而“西土耆老”仍希望建都长安,因而作此赋相驳。《西都赋》为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借假想人物西都宾进行叙述,概举长安形势的险要、物产的富庶、宫廷的华丽等;《东都赋》则借另一假想人物东都主人之口,对东汉建都洛阳后的各种政治措施进行歌颂、美化,旨在说明洛阳的繁盛,已远远超过了西汉首都长安。全文辞采华美,气势汪洋,是一不可多得的辞赋名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