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湘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湘州晋代设置的行政区。《资治通鉴·晋纪·怀帝永嘉元年 (公元307年)》: “分荆州、江州8郡为湘州。”胡三省注: “《晋志》: 帝分荆州之衡阳、长沙、湘东、零陵、邵阳、桂阳及广州之始安、始兴、临贺9郡,置湘州。《帝纪》 曰: 分荆、江8郡为湘州。《纪》、《志》 自相抵牾。此从《纪》。” 湘州晋分荆、广2州置。治所在临湘(今长沙市)。领郡9,在湘境者有长沙、衡阳、湘东、零陵、营阳、邵陵、临贺。南朝宋以后辖境渐增,隋改为潭州。 湘州西晋永嘉元年 (307),分荆州之长沙、衡阳、零陵、湘东、邵陵及广州之始兴、始安、临贺9郡地置湘州 (见《晋书·地理志》)。治临湘县 (今长沙市区)。辖9郡,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长沙、衡阳、湘东、邵陵、临贺、零陵、营阳7郡。东晋咸和三年(328)省。义熙八年(412) 复置,仍辖七郡。义熙十三年(417) 又省,将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营阳6郡还入荆州。南朝宋永初三年 (422) 复置湘州。元嘉八年 (431) 省,元嘉十六年 (439) 又立,元嘉二十九年 (452) 又省。孝建元年(453) 又立 (见《宋书·州郡志》)。治临湘 (今长沙市区)。辖10郡。属地在今湖南境内的有长沙、衡阳、桂阳、平阳、零陵、营阳、湘东、临庆 (临贺改)、邵陵9郡。南朝齐辖10郡,属地在今湖南境内的有长沙、零陵、营阳、衡阳、湘东、临贺 (复旧名)、邵陵、桂阳、平阳9郡。南朝梁所辖郡数,时有增减或更改,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长沙、衡阳、湘东、零陵、永阳 (营阳改)、邵陵、桂阳、平阳、临贺9郡。南朝陈属地在今湖南境内的有长沙、衡阳、湘东、零陵、永阳、邵陵、桂阳、卢阳 (分桂阳置)、平阳、临贺10郡。隋开皇(581—600)初,废湘州。 湘州略同宋、齐。所隶州、郡时有增置或更改。属地在今湖南境内的有9郡,即长沙郡、衡阳郡、湘东郡、零陵郡、永阳郡 (营阳郡改)、邵陵郡、桂阳郡、平阳郡、临贺郡。 湘州西晋怀帝时,分荆、广二州置,治临湘 (今长沙市)。领9郡,属地在今湖南境内有7郡,即长沙郡、衡阳郡、湘东郡、零陵郡、邵陵郡、临贺郡、营阳郡 (穆帝时分零陵郡置)。 湘州领10郡,治临湘 (今长沙市)。属地在今湖南境内的有9郡,即长沙郡、零陵郡、营阳郡、临贺郡 (复旧名)、衡阳郡、湘东郡、邵陵郡、桂阳郡、平阳郡。 湘州晋分荆、广二州置,旋废。宋复置。治临湘(今长沙市)。领10郡,属地在今湖南境内有9郡,即长沙内史 (内史系王相,掌太守之任。《宋书·州郡志》以内史和太守代表郡名)、衡阳内史、桂阳太守、平阳太守、零陵内史、营阳太守、湘东太守、邵陵太守、临庆国 (临庆郡改)。 湘州同前。属地在今湖南境内的有10郡,即长沙郡、衡阳郡、湘东郡、零陵郡、永阳郡、邵陵郡、桂阳郡、卢阳郡(分桂阳郡置)、平阳郡、临贺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