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灰阑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63 灰阑记元杂剧。李潜夫作。全名《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是著名的包拯公案戏。写富翁马均卿与妾张海棠生有一子,马妻与奸夫赵令史合谋毒死了马均卿,反诬妾张氏所为,并欲夺张氏子为己子。张海棠已判处死刑,包拯推勘案情,知有冤枉,即亲自过堂,用石灰画一圆圈,置儿于其中,令马妻与海棠对拽,声言拽出者方为生母。海棠不忍用力,两拽未出,马妻却肯拚力将孩子拉出,包拯由是断定小儿系海棠亲子,并为她雪洗冤情。此剧批判世风浅薄、吏治黑暗,也歌颂了包拯的责任心与智慧。因较早传入欧洲,在世界有一定影响。 灰阑记全名《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杂剧剧本。元李行道(一作李行甫)作。写马均卿妻与赵令史通奸,设计将马毒死,反诬马妾张海棠谋杀丈夫,为谋夺家产,又强称海棠子为其所生。包拯审问此案,用石灰在地上画一阑圈,置海棠子于其中,命马妻与海棠用力拽拉,言明拉出者可得此子。海棠恐拉伤其子,不肯用力,此子为马妻拉出。包拯乃断定子属海裳,并审出马妻与赵令史的罪行,严加惩办。 《灰阑记》杂剧剧本。全名《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元代前期(1251~1307)作家李潜夫作。写妓女张海棠嫁与富翁马均卿为妾,生有一子。马妻与奸夫毒死丈夫,反诬海棠,并称海棠之子为己子。包拯怀疑案有冤弊,用石灰在海棠之子周围画一圆圈,令海棠与马妻用力对拽。海棠怕伤儿子,不肯用力,马妻用力拉出其子,包拯由此断定,此子为海棠所生,同时严惩马妻与赵令史通奸害夫罪行。现存《元曲选》本1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