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燕子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燕子矶位于中央门外长江南岸。36米高的山石兀立于江边,三面悬绝,险峻峭拔,如飞燕凌空,故名。沿陡曲的石砌山径攀登,可达矶头。矶顶中心有碑亭,石碑镌乾隆帝撰书诗一首与“燕子矶”三字。矶头有观音阁。阁旁平台传为明太祖马皇后临江梳妆处,亦眺望长江壮阔景色佳处。附近有东晋宰相王导设幕府的幕府山。沿江有头台、二台、三台等12个溶洞。头台洞内有龙牙滴水、犀牛望月等景。洞外石壁上有巨大的一笔书摩崖石刻“寿”字,相传为朱元璋书。洞顶有石梯直达崖顶,与半山的观音洞相通。二台洞利用山岩筑成,内有观音龛、明万历观音像碑,洞中有洞,深邃曲折。三台洞内有观音泉、小有天等胜景。沿洞口石梯而上,可到一线天,上有飞阁凌空,为风景最佳处。三台洞西有小道可至达摩洞和夹螺峰。 燕子矶在江苏省南京市北郊观音门长江南岸。石矶高约36米,突兀江中,三面临水,宛如飞燕,故名。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有关于燕子矶的记载。矶上御碑亭有清乾隆帝手书“燕子矶”3个大字和亲临此地题写诗文的石碣。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军曾由燕子矶登陆,入观音门,直逼南京。燕子矶附近有观音阁,属弦济寺(后改永济寺)。寺废阁存。现已按原样修复。燕子矶四面岩山悬崖峭壁,有大小溶洞10余处,其中以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最著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